
老鼠仓引发基金信用危机
经济观察网讯 基金公司最近正面临着信用危机。继基金公司操作杭萧钢构、长城股份等股票之后,又传出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涉嫌建“老鼠仓”,虽然上投摩根已就此事予以澄清,但已不可避免地伤害到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信任。
据悉,证监会基金监管部组成的专案调查组已开始对公募基金涉嫌“老鼠仓”交易事件展开全面调查。
“老鼠仓”难以彻底根除
所谓“老鼠仓”即经纪人为客户交易时,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的资金低价买入一只股票,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
鹏华基金总裁孙煜扬表示,只要市场存在,就会有“老鼠仓”存在。如何对“老鼠仓”控制成为世界级难题。虽然证监会控制基金经理亲戚和家人的股票投资账户,但这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中证协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杨新英认为,中国最基本的法规制度基础不完备,彻底禁绝“老鼠仓”的难度较大。“老鼠仓”等内幕交易现在很可能扩展,比如基金公司为拉拢偏爱的客户,如保险公司等大客户,往往为其搞些优惠的单子。这种内幕交易更难管。
警惕基金公司利益输送
一家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记者,基金经理的“老鼠仓”大都是个人行为,规模不会很大,对投资者的利益损害比较小,但是基金公司以公司行为进行的利益输送,规模往往比较大,对投资者利益损害也比较大。比如,由于封闭式基金投资者无法赎回,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有些公司为了拉住开放式基金的客户,往往用封闭式基金在高位接开放式基金的盘。
而用非货币基金收益向货币基金输血,或者用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进行利益输送,甚至用公募基金向社保基金进行利益输送,在市场上都曾出现。在去年牛市之前,一些基金公司曾经把货币基金长期沦为比拼收益率的工具。
有业内专家认为,如果基金制度不尽快完成由契约型向公司型的架构跨越,公众投资基金前所未有的热情说不定很快就会酿成灾难。(摘自 东南快报)
--------------------

- · 美不干胶巨头被判罚金两倍于行贿获利 | 2009-08-13
- · 《窃听风云》成股民教材 基金公司组织集体观看 | 2009-08-12
- · 2009年最佳雇主排行榜出炉 电信业金融业领跑 | 2009-08-12
- · 彩民3年内中5个百万级大奖 总奖金达2177万 | 2009-08-12
- · 林青霞忆拍戏时遇黑社会:250万现金铺满我桌子 |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