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银安盛林峰专访:资本市场宽幅反复振荡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申兴 林峰,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8年7月至2007年2月任职于上海东新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组合投资经理。2007年3月加盟浦银安盛基金管理公司筹备组,2008年4月任浦银安盛价值成长股票基金经理助理,现为浦银安盛精致生活拟任股票基金经理。
经济观察网:目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有了一些复苏的迹象,您认为未来这种复苏能否持续?经济是否已经走出本次调整周期?
林峰:从2、3月份公布的一些数据来看,我国经济的确比去年下半年有些复苏,而且,短期内这种复苏的趋势是很明显的,主要原因在于4万亿投资实施以后,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像水泥、工程机械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
但是,这些数据也是喜忧参半的,在政策刺激因素过后,经济是否会进一步回暖,还有赖于国内的需求是否能跟上。如果仅凭目前公布的数据来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走出调整周期或者说复苏已经开始,我个人认为还为时尚早。
经济观察网:美国开动印钞机以后,全球对于通胀的担忧开始抬头,而数据显示我国物价水平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负增长,您是如何看待通胀预期和目前的通缩局面?
林峰:首先,CPI的负增长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正处于通缩状态。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的CPI负增长是针对08年较高基数的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货币供应相对宽松,加上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相对较强,我国经济出现通缩的机会不大。
至于通胀是否开始抬头,要等到下半年,看需求是否会起来再作定夺,但我个人对此持谨慎态度。目前的情况是,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这些因素在A股市场中也有所反映;同时各国政府采取了力度甚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因此,市场始终对可能出现的通胀是有预期的。
经济观察网:全球经济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经济也在逐步转向内需,您认为我国经济向内需转型过程会出现哪些投资机会?
林峰: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过渡依赖政府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模式迟早要向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但是短期内,由于包括体制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例如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等种种因素的存在,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将起主导作用,而实现像国外发达国家那样的“以内生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有待时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来看,能够切实反映出经济转变模式的行业或是主题均有不错的投资机会,例如一些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消费类行业以及今年已经有突出表现的新能源投资主题等。而从短期内来看,鉴于政府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一些强周期类行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
经济观察网:你认为未来市场走势将会如何?哪些行业会有机会呢?
林峰:2009年的资本市场走向将较为复杂,各种矛盾穿插其中,使得市场始终处于动荡之中。“经济增长放缓”和“资本市场估值水平已较低”的矛盾,“经济发展长期趋势”和“短期政策刺激”的矛盾,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的下降”和“充沛的流动性”的矛盾等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决定了2009年的资本市场难以出现类似于2006年和2007年的单边上升行情或是2008年的单边下降行情,而代之以宽幅反复振荡的可能性为大。
关于行业,我们将长期看好医药﹑食品﹑保险﹑通信﹑电气设备和传媒等行业。同时对一些周期性行业予以重视,主要包括:煤炭﹑有色﹑钢铁﹑机械和化工等,此外还将关注节能减排及新能源﹑资产注入及整合和区域性等主题投资机会。

- · 专访:微软全球副总裁详解Windows 7 | 2009-07-22
- · 高盛亮丽季报难掩华尔街低迷 | 2009-07-16
- · 三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受国务院认可 今年主推创业板 | 2009-07-15
- · 浦银安盛林峰:震荡市“灵活”制胜 | 2009-05-26
- · 继续重仓中国?大摩、高盛合唱首次走岔 | 200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