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管现难题 股权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延后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程志云 张向东 原本年内能够出台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或将放缓。
目前,根据管理层的意见,《办法》出台前,大型股权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已告暂停。
监管难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办法》(草稿)早在7月份业已向市场各方征求意见,修改稿已经上报国务院。
天津某大型产业基金内部人士透露,《办法》出台遇到了一些阻力,不会像几个月前大家预期的那么顺利。
这家首批获发改委批准设立的产业基金内部人士称,由于对监管框架还存有不小的分歧,管理层认为出台时机尚不成熟。“原先预料的年内就获准出台显然有些乐观了。”
发改委相关司局人士证实,的确遇到了阻力,起草工作组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但目前推进工作并没有停止,我们还将进一步进行调整和修改。”
据了解,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办法》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框架的规定存在分歧。
上述天津产业基金人士表示,首要的问题是大型股权投资基金究竟是要采用审批制还是备案制度。
从去年以来,《办法》对于传统游戏规则的一个重要改变就是,不再采用审批制,而是采用更加市场化、效率更高的备案制度。
某大型股权投资基金人士称,采取备案制度的问题是,一旦大型股权投资基金一旦出现风险,发改委作为主管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今年5月份爆出的红鼎创投董事长刘晓人非法集资案已经为管理层敲响了警钟。
被称为 “中国民营天使投资第一人”的红鼎创投董事长刘晓人涉嫌大量骗取资金接近2亿元。
为此,国家发改委7月份紧急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备案创业投资企业的监管,严格规范募资行为。
上述基金人士表示,和创投规则相类似,对于大型股权基金的备案制度中同样存在“审批与监管”的味道。
对此,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备案还是审批制度最终要国务院来决定。但无论在哪个部门备案或者审批,哪个部门就要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
与审批还是备案制度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发改委作为宏观监管部门,缺乏微观管理经验。各地方发改委隶属于地方政府,而不是国家发改委垂直管理。
据了解,目前市场中对于大型股权投资基金监管方式的一种声音认为,应该由发改委和证监会共同管理。按照国外的经验,对于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也应该放到证券业监督管理机构。
上述发改委人士也指出,发改委可以扩充自己的监管能力,同时也欢迎其他部委参与进来,这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
“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多头监管效果可能会更差。”大型股权基金人士称。
新基金遇阻
从2006年11月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获准成立到去年年底,经发改委批准试点的产业投资基金已有三批共10只,总规模超过1400亿元。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懿宸指出,在行业整合的大背景下,应该把有关PE行业发展的整体框架适时推出来,让它在经济发展中间起到它应该起到的作用,这个对国家来讲是一件大事。
“从宏观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现在不缺产能,缺少的是通过重组把效率发挥出来。这些东西一定是通过资本的纽带,而且主要是通过股权资本的纽带,而不是通过债权来做的。”他说。
实际上,发改委力推股权投资基金规则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国内急需引导过剩的流动性来帮助国内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如今,《办法》遇阻打乱了不少大型股权投资基金的时间表。
一位PE业内人士称,据说在最近几个月里已经有不少大型股权投资基金向发改委上报材料,仅天津就有十几只。但这些基金短时间内都无法设立了。
发改委相关司局人士透露,根据管理层意见,大型股权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已经暂停,最近一批试点之后,不再批准新的试点。具体要等待《办法》正式出台后,正式按照流程操作。
该人士称,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3批,不可能一直以试点的形式开展下去。
目前对于《办法》出台的时间表,上述人士表示并不乐观。“目前《办法》还是再修改。首先要和各部委统一意见,最终还要国务院的拍板决定。”

- · 证监会高规格调研 意在股权投资基金监管话语权 | 2009-12-06
- · 沸腾的PE:股权投资“吹泡泡” | 2009-12-06
- · 银行资本金告急:明年信贷预增7-8万亿 | 2009-11-29
- · 3年获利10倍 “短线王”莫建军被查 | 2009-11-26
- · 基金评价机构积极备战争入第一批名单 | 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