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从147亿到8亿 杠杆基金式微(2)

订阅
07:23
2010-03-02
龙开河

高潮

富有戏剧性的是,国投瑞银在杠杆基金领域辛勤耕耘近三年之后,半路杀出长盛基金,摘走了杠杆基金的最大果子。2009年5月6日,长盛基金公司设计的国内第二只杠杆基金同庆基金面市,在一天之内募集额高达146.85亿元,令整个基金业感到震憾。

根据契约规定,同庆基金在成立后,按4:6的比例分为同庆A和同庆B,同庆A的年基准收益率为5.6%。在3年封闭期内,同庆B以其自身资产和潜在收益对同庆A每年5.6%的年基准收益率提供保护。以此为代价,在同庆基金取得正收益时,同庆B可获得大部分超额收益。

即使同庆基金净值下跌,只要份额净值不低于0.467元,同庆A就不但可以保本,而且有5.6%的收益,因此,与瑞福进取相比,同庆B所承受的风险就更大,所使用的杠杆实际上就更高。

“同庆基金之所以发得很大,其原因一是因为当时股市已经比较热,投资者看好后市,二是沾了瑞福进取的光,觉得这个产品上市后会出现溢价。”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而在同庆基金发行前,在与机构的沟通过程中,长盛基金公司已取得巨大成功。很多机构预测,无论是同庆A还是同庆B,在上市后都将出现较高溢价,届时可以抛售高风险的同庆B,保留收益率比较有保障的同庆A。

正是在这种追求短期投机利益的驱动下,认购同庆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61.76%,华泰财产保险、西南证券、上汽集团财务公司等都投入巨资认购,而散户持有的比例为38.24%。

但这些机构只是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该同庆基金上市后的表现。由于规模偏大,散户持有比例偏低,同庆B上市后,机构企图把手中基金份额溢价抛售给跟风散户的计划难以实现。相反,机构间争相套现则导致大幅折价交易,现在的折价率已达约20%。

颓势

尽管同庆基金后来的上市表现并不理想,但该基金巨大的首募规模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依然十分炫目。这令其他众多基金公司艳羡不已,设计杠杆基金,很快成为一股潮流。

在众多的跟随者中,国泰是反应最快的基金公司之一。据悉,早在去年六七月份,即同庆基金成立约一个月后,国泰估值优势就已上报证监会基金部。由于准备仓促,因此,国泰估值优势基本上是长盛同庆基金的克隆版,仅在几个参数上做了细微的改动。

例如,估值优势成立后按1:1的比例分离成估值优势与估值进取。估值优先的年基准收益率为5.7%,比同庆A高0.1个百分点。如果估值优势的净值超过1.6元,估值优先除能获得基准年收益率外,还可以获得超额收益部分的15%,而不像同庆A只能获得10%。

一位经常有机会接近证监会官员的业内人士透露,国泰基金的这种做法引起证监会基金部的质疑,关注焦点是这种过于雷同的产品对于基金市场是否有意义。在上会审核过程中,曾长期在证监会工作的国泰基金副总经理初伟斌带队,与基金部官员沟通,但效果并不理想。基金部的初步意见是把产品设计方案退回国泰基金做大的修改。在这种情况下,曾在证监会重要部门工作8年之久的国泰基金总经理金旭亲自出马,展开游说工作,并得到了证监会一位高层官员的从中斡旋,从而最终获得估值优势基金的批文。

国泰基金公司有关人士估计,既然长盛同庆能发到近150亿,那么,即使市场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但估值优势首募达到50亿应该是很有把握的,因此,该基金的规模上限确定为50亿。

在估值优势发行前后,国泰基金公司投入巨资进行宣传推广,但最终的结果只有8.42亿元,这令公司上下感到失望。一位产品专家分析说:“估值优势是同庆基金的复制品,在同庆基金大幅折价的情况下,投资者只要稍具专业知识,就不会去购买估值优势。”

据悉,相对于国泰估值优势而言,现在正在等待批文的其他数只杠杆基金,已在产品设计方面下了更多功夫。例如,通过参照国投瑞银瑞和基金的做法,引入申购和赎回的套利机制,以避免两类基金份额在二级市场折价或溢价过大。

但杠杆基金在产品设计上的完善,能否扭转由国泰估值优势开始的颓势,这还存在争议。去年9月30日,已引入套利机制的分级基金瑞和基金结束发行,首募规模为32.15亿元。“瑞和为引入套利机制,做了大量工作,但这些投入并没有在首募规模上得到多少体现。”一位市场人士说。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