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志杰 如果第一次进刘宏的办公室,你会被惊到,他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放的竟然是一块“最怕老婆奖”的铜牌。
刘宏,休闲装、小平头、鬓角有些发白,却有着孩子般真诚的笑容。他和气、健谈,一见面,他就说,来来来,看看我自己开的菜园——他把套利比喻成开菜园子。
刘宏是上海博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掌舵人,他掌控着3.6亿元的套利资本,在股指期货上市交易以来,他以每天100万盈利的速度,书写着国内对冲基金套利神话。
成立于2003年8月的博弘投资专注于挖掘市场套利和数量化统计套利交易机会,堪称境内最早的对冲基金公司。而其所谓独特的无风险套利模式成为境内研究对冲基金的案例。
2005年2月,国内第一只ETF产品——上证50ETF上市首日,博弘投资凭借50ETF与当日市场中一揽子股票的价差套利,斩获了500万的收益。
“有点像捡钱。”刘宏并不介意做市场的拾金者。
2005年4月底到2006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在市场对此质疑、观望时,刘宏看到了对冲基金生存的土壤,他甚至开始期待结构化产品、衍生产品以及多样化的交易机制。
而2005年到2006年股改期间,博弘投资的业绩记录是97%的年化收益率,刘宏认为这个收益率几乎囊括了当时市场出现的所有套利投资机会。
刘宏说:“投资市场永远充满了机会,我们所做的就是抓住这些机会。”
2006年,博弘投资业务不仅涵盖了自营资金,也有部分理财账户,开始逐步走上正轨,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06年博弘的业绩记录是年化收益率57.8%,2007年至2009年年化收益率基本保持在20%~30%。
“这个年化收益率并不算高,但关键在于没有风险。”刘宏指出,在国际对冲基金经验里,年化收益率很高并不是最厉害的角色,倘若能把风险控制保持在零,那就是不可一世的神话,“刚好博弘投资如此”。
2006年4月24日,深证100ETF上市首日,某指数内矿泉水上市公司突然获得10亿元的收益,因为定价错误,出现三四百个基点的全天大幅折价。
博弘投资几乎可以用欢庆来形容,一天交易结束后,博弘管理的所有账户自动完成了近千笔交易,自营账户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113笔折价套利,每笔套利利润从2万元到5万元不等。
这种事件性的因素很少,但总是存在,刘宏表示,最近中信银行的“事件性”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博弘投资将密切关注并随时准备冲进去“捡钱”。
2008年10月次贷危机袭来,刘宏的博弘投资一头扎进了行情卓著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据其副总裁兼技术总监杨华表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是对于股指期货的最好实践,而这也为博弘投资开辟了新的市场机会。
“有机会就不放过,没有机会就不做”,刘宏的“菜园理论”又给了他套利模式的新解释:“这就好比守株待兔,兔子来了,就捡,没有兔子那该种庄稼,该种菜。”
这是刘宏掌舵的博弘投资所着力建立的投资组合:包括期现货市场价差无风险套利,也包括因市场事件性因素引发的套利机会,同时还有最大化减低投资组合与市场涨跌相关性、留存数学模型风险控制的市场中性套利交易。
1 | 2 |
- 银监会顾虑风险 银行参与股指期货“卡壳” 2010-07-06
- 错位的中金所 2010-06-30
- 股指期货年中观察:换手率大降 价格发现功能初显 2010-06-29
- 沃尔沃高层任命 新CEO曾任大众北美区总裁 2010-06-25
- 中金所限制开仓量至500手 期指今日交易量大跌 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