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玉 今年3月31日融资融券试点的正式启动被认为是同股指期货一同改变我国证券市场单边市制度缺陷的重要契机,但从这几个多月来看,融资融券的成交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转融通机制的缺失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出现这种状况的最重要原因。
昨日有消息称,国内数家大型基金公司8月13日参加了有关方面组织的转融通业务座谈会,以探讨基金公司是否有意将手上券种借出作为融券来源,以及借出去的券种如何定价等多项问题。
在这个证券市场变革的重要时期,转融通被屡屡提及,但相关业内人士称,就目前来看,这个制度的建立仍然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一些机构投资者已经在打“转融通”的算盘,因为机构投资者或许会从这个制度中获取不菲的收益。
建立尚需时日
2006年7月2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并于当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正式建立。
融资融券试点正式启动并逐步扩展,但这项创新制度的发展仍然缓慢,建立转融通机制被认为是完善融资融券制度的重要后续机制。
据了解,其实机构投资者和监管层一直都在进行转融通相关机制的研究和探讨,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发言时亦表示“适时推出与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相配套的转融通业务”。
而有媒体报道国内数家大型基金公司8月13日参加了有关方面组织的转融通业务座谈会,以探讨基金公司是否有意将手上券种借出作为融券来源,以及借出去的券种如何定价等多项问题。
据报道此次基金公司的转融通业务座谈会商讨了众多融券上的技术细节问题。其中包括基金公司愿不愿意参加融券业务、是否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进行讨论、借出的券种是统一定价还是按市场定价等、借券期间的分红及投票事宜归属何方,以及基金融券获得的资金可否用于再次投资等。
但相关人士称因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虽然目前各方积极性都比较高,但转融通业务不会在短期内推出。
机构新收益算盘?
其实不少机构已经对转融通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些机构的关注点在于证券金融公司的股权结构,资券来源和相关业务范围等多个关键问题。
基金公司拥有规模庞大的券种,也对转融通持续关注,据了解,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甚至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就已经在测算融券对指数基金收益的贡献,公募基金目前对于转融通的关注点基本都集中在指数基金。
目前公募基金研究的重点也在转融通业务对指数基金的影响,基金公司对于参与转融通业务积极性颇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其为基金公司带了的另一个收益。
其他机构也对转融通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市场人士倾向于转融通的推出短期内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波动,但长期来看并不会改变市场趋势。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蒋健蓉认为对投资而言,尤其对机构投资者而言,转融通机制的建立将为其提供新的盈利模式,受益最为深远。
- 基金经理访谈 2010-08-19
- 【对冲基金经理访谈录】刘睿:高频交易极致者 2010-08-18
- 金元比联去“保本”色彩 国内保本基金仅剩5只 2010-08-18
- 黄河三角洲投资基金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0-08-17
- 长株潭“两型”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