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高频交易极致者(1)
赵娟
2010-08-17 18:03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 躲开京、沪、深三个金融机构聚集地,刘睿偏居成都,做着他的股票投资。

刘睿是深圳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睿合银”)董事长、投资总监,这位“民间派”上位的私募基金经理在A股市场进行着高频率的股票交易。据说,行情好的时候,他曾经一年里做了超过手中资金180倍的交易额,操作频率极高。

在价值投资被热捧的时候,刘睿并不讳言:我是A股高频率交易的趋势投资者。这在阳光私募基金中显得有些另类。

在国外“高频交易”也被称为“闪电交易”,需由专业的程序化交易软件完成,交易时间以毫秒计算,刘睿的“高频率交易”实际指A股市场T+1交易制度下相对而言频率极高的股票快速进出。

少时的刘睿是一名国家围棋队的专业选手,他的梦想和前途是做一名专业围棋手。但是梦想分叉了,因为机缘巧合最终走上了投资的道路。刘睿到现在都还记得,他最早接触股票是在当年成都的一级半市场,那时候还是带着现金的实物交易,交易场所就在成都红庙子大街上。

今年34岁的刘睿实在是显得年轻,但是他却又是一个投资的老手,17年的证券市场投资经验在中国证券市场也数得上元老级。

1993年,17岁的少年刘睿第一次进入二级市场,他竟然能说服父亲给了他3万块钱做炒股的本金。不过这笔钱后来彻底成了“学费”。1995年,这3万块钱的本金已经所剩无几。刘睿感到相当的挫败,但就从这次输掉父亲给的本金开始,他今后的投资中十分厌恶风险,“本金安全”的要求始终围绕着他。

但是这3万块钱的“学费”后来证明没有白花,这为他换来了未来的机会。1997年,刘睿通过朋友的介绍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负责其闲置资金5000万元的投资,半年下来,他的投资收益是750万元。

1998年下半年,刘睿认识了他的第一个客户,这是一笔17.5万元的委托。在当时,这种委托纯粹出于朋友的信任关系,刘睿可以在获得收益时提取20%的提成。在这笔钱的运作上,他选择的都是最热门的股票,随时满仓,换仓频繁,挑最强的品种参与。

此时已经渐显其投资风格。刘睿坦言,“我后来高换手率、趋势投资的风格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现在这位客户还是刘睿的客户,而他的这一账户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3000多万元。

这些年,刘睿慢慢实现了白手起家。2008年,他决定从民间代客理财的灰色地带走向阳光的资产管理行业。

现在的中睿合银的设立采用了合伙人模式,实收注册资本4000万元,除了刘睿还有三名合伙人分别分管风控、研发及运营,其前身即2008年刘睿独立创办的成都鑫兰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中睿合银管理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共有9只,资产规模近10亿元。

刘睿过往的投资有记录可考,他的同事希望能通过量化模型分析出他的投资规律,据他们计算,刘睿管理的资产规模在8000万元的体量时,这笔钱每年还能换手100倍。

随着管理资产规模的扩大,加之今年来市场风险加大,现在每年的换手仍有50-60倍,这意味着其交易频率依然很高,这包括持仓品种的调换,更多的是仓位的灵活调整。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