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机会少 期指套利大军撤离
田芸
2010-11-12 07:44
订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芸 股指期货市场近半年来鲜见的期现无风险套利空间再度现身。

10月下旬,期指市场突然出现了140点的高基差(即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价格与股指期货价格之间的差值)。但与股指期货上市之后套利行为活跃、期现价差迅速弥合的情况迥异的是,这一次基差持续了一周才被拉平。11月的第一周里,期指基差又出现较大波动。

这一奇怪现象背后,本报了解到,曾经投以巨大人力财力“押注”股指期货套利的许多私募和期货公司,如今已经撤离这一机会少、成本高的“鸡肋”套利市场。

在失望中,他们或转战商品套利市场,或在新一轮的“单边市”中寻找更高收益率。

集体离场

10月25日,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011对期货的价差最高达到118点,这是自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次高点;26日,该价差早盘一度达到140点,超过了5月5日122.6点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期指基差并未像市场预期的被迅速填平,一直到11月2日随着期指的跳水才缩小到37点,但之后几日又开始波动。

“虽然注意到股指期货基差飙升到历史高点之上,但我们并没多关注。”专注于期货套利的青马私募首席分析师于玲说。事实上,半年前对于期指套利情绪高涨的青马,这一次甚至都没怎么参与期指市场这次“难得的套利机会”。

如果是半年前,遇到140点的基差,于玲一定会抓准时机入场操作。4月16日,股指期货刚刚上市十几分钟,青马团队就带领着盘下资金冲入场内,一个回合获得了1.5%的套利收入。

“现在商品期货波动非常大,我们都在关注商品的套利,收益率比股指期货套利高多了。”于玲说。

这并非个别。首创期货副总经理宋立波也表示,近期做套利的客户相对少了,“坦率地说,最近做套利的资金势力不大。单边市的出现,吸引了许多曾经专注套利的客户去做投机了。”他指出,股指期货整个市场的容量在不断增长,套利资金的量却没跟上。

南华期货分析师李晓萍称,“这是套利资金势力不足的一个表现”,私募等套利大户有不少已经离场。

扑空的套利梦

1998年,台湾股指期货上市,创造了150%的套利年化收益率。出于对这种无风险高利润的憧憬,一大批期货公司和私募基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打造期指套利系统。

然而市场并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发展。事实上,股指期货上市1个月之后,套利市场的大门就逐渐关闭,“自5月初之后,股指期货大规模的期现套利机会就鲜有发生。即使有也是小空间内的机会。”李晓萍说。

曾经饱含期待的一些资金,在5月后陷入了等待。“股指期货套利占用资金非常大,股票现货没有杠杆,期货虽然有杠杆但合约面值非常大。”于玲说,实际上,做一手期现套利,需要动用的资金最少在30万元以上。庞大的资金在等待之中空度岁月,渐渐失去了耐心。

在期指套利成为“鸡肋”的同时,商品期货的套利却依然热火朝天。商品期货可以有多种配对方式,跨期、跨品种、内外盘各种组合,而且配对时基本两方都可以使用杠杆,做一笔套利占用的资金远远小于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双方不对称,期货是T+0,现货是T+1。”于玲说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已经多次遇到现货平仓困难,最终本应是无风险套利,却因为冲击成本巨大造成了亏损。

许多尝试期指套利的资金,一部分转入了商品期货套利,一部分干脆趁着单边市重回投机市场。

“高基差的出现说明市场多头势利强大,而套利资金与单边市资金的规模太不匹配,所以根本没法迅速拉平基差。”李晓萍说。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