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再:每年全球医疗保健开支达5万亿美元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 欧阳晓红 近期的一份sigma 研究报告显示,每年全球医疗保健开支达5万亿美元。在保险公司中,谁积累了大量专业知识,与价值链上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建立起可靠的伙伴关系,并提出创新的医疗保险方案,谁就将成为这个新兴产业中的领袖。
“保险公司想要成功,必须早在售出第一份保单之前就获取当地市场的专业知识,并深刻理解各国基础设施的运作方式。和其他险种的经营者相比,医疗保险业者更需要这样做。”参与编写这份报告的Lukas Steinmann博士表示。这是因为全球健康保险市场往往受到高度管制,各国医疗体系深受制度、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在健康保险领域,不同的利益攸关方 — 即病人、医生、保险公司甚至政府 — 之间常有利益冲突。健康保险还面临其他挑战,例如不断上升的医疗成本和索赔管理等,可能给企业盈利带来不利影响。
为此,报告的另一位作者杨宇霆(Raymond Yeung)博士指出:“保险公司必须能预见到政策、市场和医疗保健业的变化,并在产品设计、核保和管理中考虑到这些最新变化。”
“保险公司还必须在提供费用低廉的医疗服务和向病人提供充分的选择之间找到平衡。”杨宇霆说。
报告的作者们认为,统一协调各利益攸关方的利益是关键。在需求方面,可通过产品设计向被保险人提供合理融合保障、免赔额、共同支付和低廉保费的保险方案。正如Steinmann博士所说,“可通过网络管理来照顾供应方的利益。”杨博士补充说:“与上游供应商垂直整合是无可避免的趋势。”
制度框架
报告显示,世界各国现有的自给自足的医疗体系将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化,这将给医疗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报告列举了私营医疗保险市场想要获得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必需的若干因素,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是,一、给予保险公司合理的市场自由度,使其发挥竞争带来的效率潜力;二是限制监管和政治风险(譬如,政府为保险公司提供稳定的环境)。
该研究报告的结论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私营保险公司必须充分利用价值链所有领域的效率潜力。
而最为重要的是只有当所有的利益攸关方 — 医生、医院和制药公司等都一起参与,并实行适当的激励措施,上述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 · 共识难达社会保险法三审延至明年 | 2009-08-11
- · 国家给予破产国企退休人员一次性医疗补助 | 2009-08-06
- · 保险业收付费管理初见成效 | 2009-08-05
- · 上下班途中遇车祸不算工伤 | 2009-08-05
- ·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初见成效 | 20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