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总局保监会联合绘制绿色保险路线图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 欧阳晓红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意见》,正式确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两部门将于今年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这是继“绿色信贷”后推出的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绿色保险,是继绿色信贷之后出台的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是环保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对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又一次探索。
“‘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买单’的现状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建立有效的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迫在眉睫。”潘岳说。
原来,据潘岳介绍,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7555个大型重化工业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缺陷,导致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接报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达到108起,平均每两个工作日一起。污染事故发生后,由于善后处理没有机制保障,企业应承担赔偿和恢复环境责任往往没有落实,污染受害人不能及时获得补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
潘岳表示,环保部门将会同保监会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示范工作,初步建立重点行业基于环境风险程度投保企业或设施目录以及污染损害赔偿标准。到2015年,基本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基本健全风险评估、损失评估、责任认定、事故处理、资金赔付等各项机制。
据了解,环境污染责任险将分四个步骤实施;一是确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法律地位,在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环保法律法规中增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将出台“环境责任保险”专门法规;二是明确现阶段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标的以突发、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直接损失为主;三是环保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机构三方面各司其职。
最后是环保部门与保险监管部门将建立环境事故勘查与责任认定机制、规范的理赔程序和信息公开制度。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相关保险公司、环保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公开污染事故的有关信息。在条件完善时,要探索第三方进行责任认定的机制。

- · 共识难达社会保险法三审延至明年 | 2009-08-11
- · 国家给予破产国企退休人员一次性医疗补助 | 2009-08-06
- · 保险业收付费管理初见成效 | 2009-08-05
- · 上下班途中遇车祸不算工伤 | 2009-08-05
- ·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初见成效 | 20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