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6-23
欧阳晓红
订阅

平安领衔 险资160亿投资京沪高铁获批

网络版专稿 记者 欧阳晓红  一纸公告揭开了保险资金入股京沪高铁项目的大幕。

6月20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平安——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的审核意见”公告。公告称,同意中国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平安资产)与另外三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下称投资计划),募集资金160亿元人民币,投资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沪高铁公司)股权。

在该项投资计划中,平安资产、太平洋资产、泰康资产和太平财产作为发起人,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作为委托人(受益人),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意人寿保

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参与认购人和受益人,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托管人,国家开发银行作为独立监督人。

公告要求平安作为投资计划受托人,应当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和投资契约约定,明确发起人、参与认购人、受益人的权益,并以平安资管理公司的名义,投资京沪高铁公司的股权。此外,保监会要求平安会同其它发起人,合理选择委派人选,有效改善京沪高铁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参与决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此计划始于2006年9月,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表示,保险资金拟出资800亿入股京沪铁路改造项目,占项目全部投资额的50%,且属于逐年投入。

去年底,保监会资金运用部召集数家保险机构就京沪高铁进行座谈,明确了参与京沪高铁投资的保险机构由最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人保、泰康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组成的论证小组,增加到八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即中意人寿。不过,中国人寿对京沪高铁的投资回报心存顾虑,而最终“抽身”。

保险资金入股京沪高铁项目事宜可谓一波三折,其资金规模亦由最初的800亿元至获批的400亿元再到现在的160亿元。

不过,160亿元只是启动资金,中国保监会有关人士曾告诉本报,资金随工程项目进度的需要而逐渐划拨、逐步到位的,且几百亿的资金亦无须一次性到账,否则也许会出现资金闲置。

因此,接下来,160亿之后的保险资金如何分批追加投资额度以及投资收益等还有待敲定。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