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11-30
欧阳晓红
订阅

承保与理赔共增中信保直面“七年之痒”(1)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在金融海啸阴霾下,以少有姿态“晒业绩”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信保”),或许正面临承保与理赔金额同时骤增的“尴尬”。

站在 “七年之痒”的历史时点上,身处我国防控外贸风险第一线的中信保,该如何诠释政策性保险的“惟一性”?策略转型还是有的放矢的坚守?

承保与理赔双双走高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信保承保金额达到508.1亿美元,同比增长64.5%。

但与之对应的是,1-10月,中信保已向企业支付赔款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0%,其中支付短期险赔款5993.2万美元,同比增长63.5%。

承保与理赔金额双双走高。

此外,在外需减弱、出口增速下降的形势下,为配合国家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信保着力加大了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推广和承保力度。

“如今年1-10月份,此部分的承保金额达77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8.5%,向企业支付国内贸易环节的赔款达4072.7万元人民币。”上述人士介绍说。

非常时期,企业竞相拿起“信用保险”这一国际通行规避外贸风险的金融武器。像温州某出口企业的意大利买家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产品积压在仓库中无法销售,致使资金周转不灵,拖欠温州企业货款71万美元,目前该企业已获得中信保赔款63.9万美元。

承保增长并非中信保一家独有,国际信用保险巨头科法斯,截至今年9月,其对大中华区的客户承保额增加了270亿港元(增长27%);而其全球的承保额也于今年9月增加至4000亿欧元,较2007年12月增加了230亿欧元。

信用保险市场已经被金融危机催“热”,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增幅翻了9倍,而同期,国际贸易的信用保险增幅为六成。

但理赔增幅明显超过承保增速。

上述人士透露,尽管中信保的目标是政策性的,但要求商业化运作,保本经营;目前现状为保本微利,甚至略有亏损。其去年年报表明,总资产131.4亿元,收入23.5亿元,综合赔付率93.8%,净利润0.43亿元,而2006年的净利润为4.3亿元;利润同比下滑了10倍。

“如此之高的赔付率,原因在于美国,其理赔远远超过全球其他国家;但非常时期,也许可以暂时不去计较是否盈利,该赔的还得赔。”

中信保副总经理、首席承保官梁志东说,我们的原则是不给财政“捅窟窿”,综合看,经营现状是收支基本维持平衡,基于今年的特殊性,额度上会比较紧张,但目前仍在可控范围之内。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