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法斯:九成华商曾遭遇买家拖欠付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金融危机令内地买家的付款表现显著恶化,25%受访企业指出,客户流动资金紧缺是卖家增加放账交易的主要原因,比2007年的8.3%增加三倍。”这是近日刚结束的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对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状况调查显示的结果。
国内买家流动资金紧缺
科法斯调查指出,以放账为主要交易方式的企业于2008年上升了10%,更有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放账交易占其营业额逾75%,高于2007年的43.6%。
调查发现,逾90%的受访企业曾遭遇买家逾期付款;而且,被拖欠货款的时间更有延长趋势,被拖欠货款的平均时间有所延长的企业,较2007年上升1.3%。
科法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毕李察先生表示,由于很多国内买家面临融资困难,他们只能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额度去运营,以维持其流动资金水平,但这却可能令供货商银根短缺,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企业延期付款及倒闭。
“由于科法斯这项调查在2008年第四季度进行,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反映骨牌效应带来的冲击,2009年第一季度的企业破产潮才真正反映效应的影响。”毕李察称。
欠款原因:财务困难及管理
根据调查结果,逾五成受访企业认为,买家拖欠货款的最大原因是财务困难,而约有25%受访企业认为,企业管理不善或经验不足是导致财务困难的主要原因。
毕李察认为,企业2008年面临严峻的经营环境,向银行融资变得困难,原材料价格又于2008年前期高涨,企业经营极为困难。同时,由于很多国内企业管理不善或管理经验不足,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延期付款个案更趋上升。
而不同行业的受访企业指出,曾遭遇买家逾期付款超过6至12个月的个案不断上升,影响最为严重的三大行业包括:主要受房地产市场衰退影响的建造业;因消费信心下滑令本地及出口市场需求大跌的家用电子及电器业;受投资锐减及市场萎缩影响的工业机械及电子业。
此外,在受访企业当中,约有40%的电讯、信息科技及家用电子及电器企业表示,逾期6至12个月的货款占其营业额2%以上。
据悉,一般而言,逾期货款如果占企业营业额2%以上,表示企业的财务及信贷正面临极高风险。在销售额不断减少及边际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上述数字反映不少中国企业可能正在挣扎求存。
留意内地“私营企业”及“中小企业”的财政状况
逾70%受访企业认为与内地私营企业进行贸易的风险最高。由于内地很多私企均为国内营业额少于2.5亿人民币的中小型企业,经营资本较少,而且开业时间较短,缺乏稳健的信用管理体系,因此,在信用危机持续及经济活动放缓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受影响。
毕李察表示,中小企业的财力较弱,容易受到信用危机威胁,所以它们特别需要制定良好的信用管理程序,并且增加透明度,提供更多相关信用资料,以便更容易获得银行及供货商给予的信用额度。
然而,实施信用管理在受访的中小型企业之中并不普遍,因此这些企业更容易受到信贷危机威胁,被拖欠货款的风险也大大提高。调查更发现,逾五成受访中小企业有多于2%的营业额逾期超过12个月,这反映国内中小企业正面临过高的信贷风险。
长远来看,毕李察虽对中国前景乐观,但他表示企业在短期内仍需继续面对一定困难。
他坦言,中央政府致力于通过强大及针对性的经济刺激方案维持经济发展。即使对此抱乐观态度,但预期这些方案的见效尚需一段时间,所以我们预计中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6.5%。

- · 双龙新买家暂未定 上汽将成小股东 | 2009-08-11
- · 通用倾向麦格纳 欧宝买家本周敲定 | 2009-08-07
- · 通用倾向麦格纳 欧宝买家本周敲定 | 2009-08-05
- · 俄媒称中国代表团赴俄谈华商问题遭冷遇 | 2009-07-23
- · 40华商获准交货 中俄“大市场”交涉现效果 | 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