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监会重处永安财险“作假”保险业潜规则失灵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高压监管之下,被保险界视为“利润调节器”的未决赔款准备金,还能一如既往奏效吗?
“我们没有刻意‘作假’啊,完全是一种财务技术处理。”4月17日,面对一周前保监会 《关于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少提准备金有关情况的通报》,一位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安公司)人士说。
该通报称,永安财险2007年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提取不符合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导致该年少提准备金2.15亿元。
这似乎是保监会实质性推进分类监管的一个信号。
永安的“无心之过”
4月21日,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一季度保险监管会上表示,今年全面推进分类监管,以保险公司2008年底未审计数据为基础对公司进行了首次分类,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
永安财险被通报,意味着保险业将迎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监管风暴”。
随着分类监管的全面推进,一批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危机被认为将被暴露。而“高压线”之下,“难免有公司会采取一些特殊财务处理手法,诸如少提未决赔款准备金等调节其经营利润。”业界人士分析。
不过,永安少提准备金之事件似乎只是一次意外。
通报称,永安财险2007年准备金评估过程中存在多摊回应收分保准备金、违反规定选择评估结果等问题,当年少提2.15亿元准备金;并依据《保险法》规定,对永安公司给予罚款30万元、责令其撤换精算责任人的处罚。
永安公司相关人士说,少提准备金完全是技术原因,并非公司有意想少提。该人士解释,精算有不同的办法,在计算过程,由于其选取不同系数,所产生的计算结果与保监会的数据有偏差;监管层认为应该采取更为审慎的办法。
“少提准备金只是计算结果、选取方法的不同而已,是无心之过,没有掺杂作假、调节利润的意愿。”他强调说。
该人士对于监管层撤换其精算师的重罚感到意外,但还是非常理解监管部门控制偿付能力风险、规范经营的“良苦用心”。因为,就目前的经营环境来说,承保效益每况愈下,投资收益利差空间收窄,在经营亏损的背景下,惟有靠增加资本金方能维系生计。
上述永安公司人士亦坦言,去年其经营状况不尽人意,承保亏损;但好在该公司于去年就已完成了增资扩股,资本金由3亿增至16.6亿元,偿付能力已达100%以上,满足监管要求。
至于通报提及的,“严禁通过少提准备金调节利润与偿付能力状况,以确保准备金评估结果科学与合理性”;该人士说,不便评论其他保险公司是否有过调节利润,少提准备金事宜,至少对永安而言,是一次偶然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月19日,保监会还通报批评了瑞福德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精算师刘雯菁,事端缘于瑞福德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少提、漏提准备金及相关负债。
分类监管的信号
其实,未决赔款准备金被当作“利润调节器”,用来调增或调减利润,已是保险业的“潜规则”。
对此,一位国有财险公司高管表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核心是经营业绩真实性,关乎盈亏与否,往往容易扮演‘利润调节器’的角色。”
他同时指出,准备金和偿付能力属于保险经营的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但二者指向一致,联系密切。偿付能力是监管的关键,其核心是解决保险经营的关键:赔得起。
譬如,在实务操作中,经营业绩好的公司推迟纳税,高估多提未决赔款准备金,旨在隐瞒利润,而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为获取保户和股东的信任,刻意不提或少提,增大经营风险。
理论上,未决赔款准备金制度较为完善,如《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05]10号),但在执行方面一直存在问题,而“执行问题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制度的可行性;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也许相当多的公司均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在执行的时点和刚性上就打了折扣。”上述国有财险公司高管表示。
然而,特殊时期,保监会急踩“刹车”,欲遏制行业恶习。
274号文称,保监会今后将对准备金评估充足性进行专项现场检查,严厉查处违反有关规定少提准备金的行为,严肃追究公司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不过,投资收益下降、承保亏损、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有可能因此而进一步暴露,成为不少险企的一道“紧箍咒”。而今年保监会定会加大偿付能力风险控制,成为分类监管的核心。
瑞士再保险日前公布的相关模拟数据显示,对某些保险公司来说,如果目前以牺牲承保质量为代价追求市场份额的增长模式不改变的话,其偿付能力将在2010年进一步恶化。
一位权威人士透露,分类指标合理与否,只是内部作为监管的一种参考。理论上,制定指标体系与实现情况是否一致亦有待商榷;另外,权重值设置,诸如检查违规、高管违规等权重值多少、占比几何等均未确定。
“何况单一指标很难客观描述公司总体经营状态,但原则上,偿付能力不合规占比多少为好?权重值是多少?20%还是50%或一票否决等,均未予明确。”上述人士说。
对于分管监管的具体进展,该人士表示,正在试点,上述问题都尚待讨论,今后也未必会公布不合规的险商名单。

- · 保监会:将建立中国巨灾保险模型 | 2009-08-11
- · 保监会敦促寿险业转型 | 2009-08-11
- · 保监会二季度投资收益率3.44% | 2009-08-04
- · 保监会:乌鲁木齐“7·5”事件已赔付113.5万元 | 2009-07-31
- · 保监会打击“三假” 整顿市场 | 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