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长回报期困扰 保柏中国“苦觅”合资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盈利模式或许是横亘在欲进驻中国市场的外资健康险公司面前的一道沟壑。
如今,寻找中国合作伙伴的重担转落在了张岫屏的肩上,身为英国最大的健康险和保健提供商——保柏公司(BUPA)中国首席代表的她,近大半年来,频频与有意向的中国投资者接触,但至今尚无结果。
相亲之困
而张岫屏的前任葛宝龙在去年初曾告诉本报,保柏计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递交健康险牌照申请,并在2009年实现合资健康险公司开门迎客,由此成为首家在中国落户的合资健康险公司。
现在,葛宝龙已被保柏总部调任澳大利亚负责养老机构事业;苦寻中国战略伙伴的继任者张岫屏没有像前任那样给出时间表,甚至不介意是否会因此“失去”首家合资健康险牌照的头衔。
因为,保柏的竞争者——美国最大的健康险供应商WellPoint将于今年8月达到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满两年的法定时间要求,从而可以向监管部门提交合资健康险公司牌照;而保柏先于WellPoint,其于去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就满两年了。
据悉,现在的WellPoint公司正在积极寻求中国合作对象。
张岫屏没有强调对方的实力,她并不忌讳告诉记者,保柏对合资对象的要求,诸如对方要有“良好的分销渠道和政府关系,以及与外资合资的经验”等锦上添花的优势,但重要前提是——理念相同。譬如合资对象的发展愿景与保柏吻合,对中国健康险市场的理解与其相同等。
事实上,尚未结束的金融危机难免令人担心——目前的资本或许正在远离保险业;而这可能会给保柏的“寻亲”带来不便。
“保柏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早在2006年就开始做进入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张岫屏说,“但这真的很难,就像结婚找对象谈恋爱一样,可遇不可求,只有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对象是否适合自己。”
她坦言,在找对象过程中,有的谈过发现不合适便结束了,有的还在继续“谈恋爱”。
而提及最近有媒体报道平安健康欲与保柏合资事宜,张岫屏称,消息并不属实。
漫长的回报期
此次保柏开出的是要求获得50%的股权。
张岫屏解释,这样双方都不控股,平起平坐。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估计健康险市场盈利点与业务模式是保柏迟迟未能找到中国合资对象的主要原因。他说,外资不可能告诉中方股方,等7至8年之后,合资公司才可能赢利,才开始有投资回报,尽管这是事实。
“虽然在接触中国企业过程中,双方谈判的焦点有所不同,但归纳起来有两点:对健康险经营模式的理解;以及合资的底线——对方可能比较注重短期利益。”张岫屏说。
在张岫屏看来,与其把未来描绘得过于乐观,不如实情相告健康险市场现状——六至七年甚至更长的投资回报期,避免日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矛盾。
事实上,如果把合资公司前景描述得很光明的话,可能有利于吸引投资者,但不利于长期策略。“最终受害的还是投保人,如果公司资本金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其数十万投保人利益。”张岫屏说,“正如有的投资人了解此现状后便退却了。”
对此,一位WellPoint公司内部人士亦表示认同。他坦承,目前最大的困惑就是盈利模式;希望尽快完成“寻亲结缘”的工作,以便尽早组建“家庭”,设立合资公司。
眼下,新医改商机乍现,令外资健康险巨头蠢蠢欲动,加速对中国市场的布局规划。届时,中国首家合资健康险公司将花落谁家?是3年前高调进入中国的保柏还是后来者WellPoint?

- · 戴姆勒与俄卡车制造商Kamaz决定在俄成立合资公司 | 2009-11-25
- · 中海油与澳能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 | 2009-11-20
- · 沃尔沃退出与中国重汽合资公司 | 2009-11-18
- · 通用电气欲与神华集团成立清洁煤炭合资公司 | 2009-11-18
- · GE合资中航工业 竞标中国大飞机航电项目 | 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