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短期信保政策初见成效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刘欣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王毅日前表示,1至6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承保金额达到24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5%。国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的政策措施初见成效。
王毅称,国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的政策措施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短期险承保规模强劲上升;二是承保向新兴市场出口额明显增加;三是承保较长信用期限业务量快速增长,四是对重点行业的支持取得明显成效。
据财经网消息,从上半年的政策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能支持企业进入新兴市场,以及接手账期较长的订单。数据显示,仅在6月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42.3亿美元,环比增长171.4%;同时承保较长信用期限的业务量明显增长。例如,承保账期30天以上的业务同比增长81.6%,承保账期90天以上业务同比增长131.2%。
王毅认为,与提高出口退税比例、减少出口环节收费等侧重降低成本的稳外需政策相比,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更侧重提升出口企业的信用等级,可对促进出口成交、扩大贸易规模起到杠杆作用。出口信用保险将成为中国保持出口市场份额的助力之一。
在全球贸易萎缩背景下,海外市场信用风险加大、出口收汇风险明显上升,导致近期中国出口持续下降。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外贸出口持续下降。2009年5月,中国进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6.4%,增速创下有月度统计数字以来的新低。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确定为六项稳外需的政策措施之一。同时提出,2009年的目标是,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840亿美元。
王毅称,中国840亿美元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包额,“将带动相关就业岗位1000多万个,支持出口企业实现利润约150亿元人民币,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
在扩大覆盖率的同时,国务院还要求,从2009年6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要在2008年整体平均费率基础上下调30%左右。王毅介绍,6月末,短期出口信保的平均费率水平为0.54%,较2008年的平均水平下降10.97%,下半年还将进一步下降。

- · 刺激方案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 2009-04-18
- · 摩根大通:中国反通胀初见成效 | 200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