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A股价格参照 太保再赴H股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志杰 10月28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601601)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H股获得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至此,自今年7月17日以来,太保董事会临时会议上重启香港上市进程,获得实质性进展。
据了解,本次H股融资的规模将不超过10亿股,发行底价为23.52元/股,如果按发行规模上限来计算,融资额将不低于235.2亿元人民币。中国太保称,本次H股募集资金拟用于充实资本金,用于保险主业的发展。
重启疑虑
在8月31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太保发行H股的现场通过率高达99%。事实上,太保在A股发行时就已经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发行H股。
当时太保曾计划在2008年9月14日之前完成不超过9亿股的H股上市计划。出于对保护A股投资者利益考虑,当时在上市方案中设置了“H股发行价不低于A股发行价”的承诺。但市场突现系统性风险,中国太保股价急速下跌,导致其赴港IPO计划受累搁浅。
曾经的失败也给市场很多有关重启H股再次遭弃的疑虑。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太保董事会公布方案,相比此前的上市计划,中国太保此次将不再附加“H股发行价不得低于A股发行价”的硬性规定。而是以“不低于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公司A股20个交易日的交易均价进行发行”。据此预计,中国太保H股新股发行价不会低于每股23.52元。
尽管目前属于上市缄默期,中国太保不能透露更详细的既定计划及最新进展,但其内部人士对未来市场保持乐观。
“已经取消不低于A股发行价的承诺,显然更为成熟。”作为H股中资保险股的长期持有者李强10月28日告诉记者,首日上市价格合理的话,他也会考虑增仓中国太保。此前,7年间持有H股中国人寿已经使他有了超过6倍的资产收益率。
李强所谓的“价格合理”实际上是惊悚于中国太保曾经在A股的表现。
2007年圣诞节,太保登陆A股,发行价为30元,融资近300亿。然而在距离开盘价51元整整3个月之后,去年3月,28.50元让中国太保成为A股市场股改后的破发(跌破股票发行价)第一股。去年12月25日,太保更创出了10.02元的历史最低价。
而身为上海人,李强还是对中国太保寄予厚望。他表示,如今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市持有的保险类资产的进一步整合与发展,太保在其中将成为一个关键的平台。
据悉,在上海金融国资整合的若干意见中,上海市明确提出了太保的地位。
截至记者发稿,中国太保复权价格仍低于发行价。但包括中信建投、国海证券、国泰君安以及申银万国等多家券商分析师纷纷给与 “增持”或“买入”评级。
快速增长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分析师吴昊认为,尽管价格仍然“破发”,但目前太保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且 “本月的增速回升具有拐点意义。不仅营销渠道期缴新保得到快速增长,寿险保费的快速回升和财险保费的稳定增长”。
今年1月至8月,寿险和财险保费收入的平均增速分别为-9.5%和22.44%,寿险保费增速始终为负,财险保费增速保持稳定。而9月,得益于公司分红型期缴产品的成功,有了量的回升,保费不但实现恢复增长,而且增速较高。
寿险和财险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上升了21.9%和28.1%。寿险首次正增长,一举扭转了连续11个月的下跌趋势。
9月因此也被市场看作是中国太保的业务增长分水岭。“太保9月的保费充分表明公司的业务已经成功度过艰难时期,结构调整取得基本成功,保费正在向质和量统一的方向发展。”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彭玉龙表示。
据了解,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加大寿险业务结构调整的力度,在渠道上控制银保,发展个代;缴费方式上限制趸交,鼓励期交;险种类型上压缩万能,推广分红,承保质量得到较为明显改善,但规模保费增速一直维持低位。
吴昊表示:“从9月份两位数的增幅可以看出:公司寿险业务经过调整后扩张动力依然充分,随着销售团队对新策略的适应,公司有望在规模和效益之间获得双重惊喜,预计全年新业务价值增长25%。”
彭玉龙表示,目前公司估值水平低于平安及国寿,但隐含新业务价值倍数19倍,具备较好的防御性,同时公司兼有进攻性,市场向好的前提下,H股成功发行的概率大增,有关政策利好的预期年底前兑现的可能性也很大。
然而令市场瞠目的是,投资渠道扩展、H股上市过会以及即将出台的靓丽三季报的三重利好并没有给A股股价带来好景象。10月28日中国太保高开低走,收报于24.72元,跌幅达2.52%;29日继续下跌2.91%,收报24元整。

- · 中国太保香港IPO拟筹资至多38.2亿美元 | 2009-12-08
- · [早评]中央经济会议结束影响股市几何? | 2009-12-07
- · 疯狂的辣椒:动辄涨价50% | 2009-12-03
- · 诺基亚起诉三星等公司合谋操纵LCD面板价格 | 2009-12-03
- · 专业机构投资者持A股市值达17.2% | 200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