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密谋“打压”保险股 寿险预定利率改革适应症显像(1)
欧阳晓红
10:20
2010-07-17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是市场过于敏感,还是寿险利率改革的“杀伤力”过猛?

7月9日,中国保监会《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甫一公开,上市保险公司的股价便逆市大幅下跌。

消息人士透露,《通知》下发后第二天,北京众券商便聚头“密谋”减持保险股,以至于连续几个交易日,中国人寿(601628)与中国太保(601601)的股价阴跌不止,截至15日,其股价较《通知》下发前一天下跌均超过10%。“负面影响果真有那么大吗?”一位中小型保险公司高管颇为困惑,他不理解各方反应为何如此强烈。

中国人寿某高管称,此举意味着寿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适应症已然显现。“无疑会挫伤我们的利润,增加成本负担,至于影响有多大尚待评估。”他认为,囿于对整个行业的直接及间接影响,应慎重推进该项改革。而监管层需要权衡到底改革成本重要还是行业健康发展更为关健。

同时,本报获悉,某些大型寿险公司的寿险利率新政对策是,市场环境疲软背景下产品定价策略暂时 “按兵不动”。

保险下跌隐情

7月10日,京城几大券商会聚一堂,就前一天保监会公布的《通知》商榷应对之策。该政策令不少券商对上市保险公司的估值产生了负面影响。

会谈结果是“抛售”保险股,这或许导致12日A股市场上,保险股逆市领跌。当日,中国人寿收盘价23.55元/股,跌幅1.11%,中国太保收盘价21.65元/股,跌1.34%。

接下来数天,除7月13日中国太保收盘21.67元/股,微涨0.02%外,保险股均陷入了阴跌不休的状态,中国平安由于重组处于停牌,躲过一劫。14日、15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股价走势依然是萎靡态势,提振乏力。

事实上,这种下跌始于4月中旬。一位保险公司精算师说,早在4月份,保监会就召集各大保险公司精算人员开闭门会,讨论寿险预定利率改革事宜,但会议要求参会人员严格保密,不得走漏风声。

就舆论界而言,秘密是守住了,但就资本市场来说,三大保险公司的股价走势表现甚为蹊跷。如资料显示,三大公司股价走势自4月中旬开始,惊人的相似——均是结束上升行情,掉头向下。

4月16日,中国人寿收盘价28.74元/股,跌0.44%,自此便开始进入了“跌跌不休”的阴跌状态。直至7月9日,《通知》公布之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更是开始了新一轮的跌势。据当日Wind资金流量资讯日报显示,当日多数行业出现资金净流入,而保险行业则成为两市资金流出最大的行业。据此,有评论说,当日保监会宣布拟放开传统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受此消息影响,资金纷纷逃离保险股,保险板块成为资金流出第一。

7月12日的资金流量日报亦显示,近期大资金青睐银行、房地产等大市值行业,保险板块仍因保监会拟放开传统人身保险预定利率遭到资金抛弃,资金流出量居前。

申银万国报告称,经测算,假设传统险预定利率由当前的2.5%提高至3.5%,传统险利差水平下降33%,对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在10%以下,但如果未来分红险和万能险预定利率进一步放开,对保险公司总体利润率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宏源证券黄立军认为,此次保监会放开传统险预定利率是大势所趋。其直接负面影响是保单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保险公司产品设计部门拥有更大自由权,导致保单利润率下降和无序市场竞争。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