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再巨灾参数保险的中国启示
欧阳晓红
09:15
2010-08-04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就在中国自然灾害频发,业界诘问我国巨灾保险机制尚未建立,无法转移风险之际,或许阿拉巴马州保险基金交易成为美国州政府首个参数保险解决方案能为中国带来些许启示。

近日,瑞士再保险宣布和阿拉巴马州保险基金(SIF)达成历史性协议,为该基金的巨灾型飓风原保险提供为期三年的参数保险保障。这是工业化国家的政府部门签署的第一份巨灾参数保险方案。

瑞士再保险中国执行总裁魏希霆(Robert Wiest)指出,“中国自然灾害频发,这类保险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及时提供救灾资金。”

                                        阿拉巴马州保险基金交易

据悉,参数解决方案基于灾难的物理特征向购买者提供赔偿。所支付的款项可被用于任何目的,包括紧急救灾费用、填补税收损失,以及为保险成本增加而提供补助。

该协议标志着,美国州政府首次使用这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将其自然巨灾的经济风险转移至私营部门。这对于应对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潜在巨大成本来说,可谓关键的一步。

很高兴与阿拉巴马州保险基金合作,通过这种首创式的计划来满足其风险管理需求。”瑞士再保险执行委员会成员兼首席风险官盛兴(Raj Singh)表示。

盛兴解释,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由政府 – 最终是由纳税人 – 来承担支付应急费用并承担灾后重建的重担。在其他国家,其已经与政府机构成功携手来应对这种风险。这些创新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政府机构,美国各州可利用这种方案应对飓风、丛林大火和地震等各类巨灾风险会造成的经济损失。

阿拉巴马州财政部风险经理 Ben Spillers说,这项交易是阿拉巴马州在识别和管理主要风险方面的一个里程碑。我们现在只需根据飓风的风速,就可以迅速获得用于支付紧急费用的资金。我们肩负着保护阿拉巴马州公民的职责,这促使我们与类似瑞士再保险这样的行业领导者携手合作,瑞士再保险在与政府机构合作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瑞士再保险多年来已经成功为多个国家政府、国际开发银行和非政府机构提供定制、创新的风险转移解决方案,以帮助它们应对重大巨灾事件的经济后果。 

                                        由市场“买单” 转移巨灾风险

其实,瑞士再保险在农业巨灾险领域,已在中国迈开了步伐。

2009年,瑞士再保险与北京市政府达成协议,为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巨灾风险再保险支持。这项协议在国内率先利用再保险机制分散农业巨灾风险,得到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为建立中国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框架树立了新的榜样。

“这一开创性的合作模式,将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有机结合,能够促进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全球关注的背景下,为稳定中国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瑞士再保险相关负责人称。

也是在 2009年,瑞士再保险与墨西哥财政部和世界银行共同制定了墨西哥多巨灾(MultiCat)计划,针对地震和飓风风险提供 2.9亿美元的保障。该保险保障在一次重大灾害之后为墨西哥提供了应急资金,从而帮助该政府满足了公民的灾后需求。

瑞士再保险也是加勒比地区巨灾风险保险基金(CCRIF)的首席再保险公司,该基金是为多个加勒比国家政府提供保障的首个参数保险解决方案。CCRIF的海地保单在 2010年 1月地震发生后被触发,并在灾后迅速为海地政府提供了急需的应急资金,从而展示了参数解决方案的优势。

而参数保险解决方案的意义在于,及时由市场的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资金,改变过去最终由纳税人“买单”的不可持续现象。

随着这项州保险基金交易的达成,阿拉巴马州政府向大家证明,类似的解决方案可被用来为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灾害风险提供保障。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