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随着国内首支国家级股权投资FOF的诞生,险资似乎也找到了最好的PE投资“出口”。
12月28日,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与苏州创业投资集团宣布联合成立首期规模150亿元的国创母基金(FOF);以此投资于国内的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据透露,社保基金、中国人寿、中再保险等大型社保和保险机构对投资国创母基金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均做出不低于10亿元的投资承诺。
“FOF将成国内保险资金参与PE投资主要渠道。”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
险资PE逻辑
投中集团的逻辑是,对比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的直接参与方式和投资于相关基金的间接参与方式,通过投资母基金(Fund of Funds, FOF)参股相关基金,从而间接涉足PE投资,将成为国内大量保险资金进军股权投资领域的最优选择。
诸如,“国内保险机构积极参与近期创立的国创母基金,可视为此领域的有益尝试。”投中集团分析人士称。
某种程度上,保险行业的PE投资新政与国家新兴产业决定略有“距离”,导致险资的PE市场化还比较“遥远”。
不过,投资FOF却可以成为险资参与PE的一条捷径。
原来,此前在9月3日,保监会颁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限制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等企业”范围内。
而参考国务院10月18日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却未列入保险资金可进行直接投资的行业范围内。
尽管险资此前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已对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展开尝试,如2010年11月平安资产1亿元投资海洋岛水平;泰康资产2008年投资中国银联等;但险资大规模参与却受到《暂行办法》的明显制约。
投中集团分析,在项目来源、投后管理能力、团队经验、激励制度等方面,保险机构的直投业务也较难与长期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股权投资机构展开竞争。
也因此,“直接投资未上市企业受限,间接投资人民币基金亦不现实。”投中集团分析。
而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库产品CVSource掌握的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开始募集的人民币基金超过130支,目标募集规模超过823亿元。诚然,保险资金在PE领域可供配置的资本规模已超过千亿元规模,但考虑到保险机构PE业务团队规模较小、有效评估优质GP的量化体系缺乏、入股基金时将进行长期尽职调查等普遍现状,短期内将资金引入PE领域、尽快分享该行业的丰厚回报,无疑为保险机构的投资筛选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另一方面,投中集团认为,社保基金、中国人寿、中再保险等社保与保险机构对FOF表现出投资意愿,国开金融与苏州创投集团的品牌效应不可忽视。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流向PE领域的资金规模不断增加,LP群体对平衡风险与回报的综合要求必然将推动专业化FOF管理机构出现,部分境外FOF进军国内PE市场亦将成为普遍现象——国创母基金邀请尚高资本(Siguler Guff )参与管理,大连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去年与艾德维克(Adveq)联合设立国内首家非政府FOF,均为境外FOF试水国内业务的开拓之举。
因此,“专业FOF机构的市场化竞争,无疑令保险资金进行国内PE基金投资时拥有更多选择。”投中集团分析。
人民币基金难募资
不言而喻,目前国内股权投资领域的资本面充裕乃至过热,存在追逐短期低风险高回报的不理性因素;但在国内整体通胀的普遍预期之下,投中集团认为,拥有大量资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保险机构参与股权投资,亦反映出开拓资本配置渠道、分散风险与平衡收益的理性需求。
然而,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库产品CVSource掌握的数据显示,国内目前真正具备PE 基金筛选、评估与投资能力的本土专业机构数量较少,仅限于社保基金、国开金融(原国家开发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在2008年后大量设立的地方创投引导基金中,资金实力与基金投资经验较丰富的也仅限于苏州创业投资集团、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成立时间较长的专业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基于以大型金融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合格LP缺乏,目前国内人民币基金普遍面临募资困难,也由此导致社保基金、国家开发银行、政府引导基金等PE业务先行者受到机构热捧的局面出现。“GP/LP间的沟通效率低下与互信关系不足,将成为制约国内PE机构发展的一大问题。”投中集团分析。
而此种情况下,可通过募集资金投资于多只基金、在国内PE行业拥有广泛资源与深入研究的专业FOF,无疑为潜在LP提供了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借助FOF富有经验的投资团队,LP可有效降低基金筛选的时间与团队成本;通过FOF筛选的基金组合,LP可分散单只基金的业绩风险,均衡回报;通过FOF成型的业务流程体系,LP可与GP建立较顺畅的信息获取与沟通机制,GP也能将更多精力集中于投资项目操作。
“对于现阶段直接投资企业存在监管层限制、间接投资PE基金存在客观难度的国内保险机构而言,投资专业FOF可谓是一条较为稳妥的PE业务发展路径。”投中集团认为。
- 深圳破冰 2011-02-28
- 全国社保基金信托投资首单启动 30亿投资8万套南京保障房 2011-02-28
- 投资和投机 2011-02-28
- 友邦保险2010年净利增长54% 2011-02-28
- 达信:华企海外投资不确定性凸显需防政治暴力风险 20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