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业绩堪忧(2)
1 | 2 |
记者从中国石化内部了解到,目前中国石化的总体策略就是加快销售库存,消除高价位进口原油的影响。目前中国石化的主力炼厂如镇海炼化、扬子石化等都在满负荷生产。“使用的仍是采购成本约115美元/桶以上高价位的原油。”中国石化炼厂的一位人士表示,“低价位的油基本上到第4季度才会用上。”
这也使得中国石化三季报注定不会好看。由于原油结算价格滞后一个月,使得原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石化第三季度业绩并无过多正面影响,因此第三季度炼油业务预亏将达300亿元。
2007年中国石化三季度的每股收益达到了0.56元,但是今年中国石化每股收益为负的0.20元,今年三季度扭亏已经无望,这让很多市场人士冀望于中国石化在四季度打一场翻身战。
石化景气周期下行
其实,原油价格下跌本身对于中国石化来说也不完全是利好,甚至是把双刃剑。
中国石化的炼油盈亏平衡点为原油价格95美元/桶。但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峰表示,一旦原油价格维持在80美元/桶以下一个月以上,国家会考虑下调成品油价格。
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国石化炼油板块的业务扭亏,国家的补贴政策很可能将取消。不完全统计,中国石化前三季度可获得国家补贴400多亿元。
另外,上述山东地炼的那位人士表示,如果油价继续下行,地方炼厂将加大复产的力度。据了解,目前山东地炼年加工能力已经趋近4900万吨,一满负荷运转将影响华北广大市场以及华东与华南的局部市场。
分析人士则指出,一旦成品油价格下调,将使得市场原本对中国石化的盈利预期降低。“产能的大量释放将导致中国石化炼油的毛利率大幅下降”。
对于中国石化的沉默,能源专家周风起表示可以理解:“因为在前段时间国际油价高涨的时候它们经受了一个艰难的处境,现在不下调,它们也可以弥补一下以前的亏损,所以中国石化、中石油不会主动要求下调油价。”
其实,这并不是最严重的麻烦。记者获悉,三季度中国石化化工板块的营业利润为18亿元,环比下降预计达到40%左右。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行业景气周期的下行或成必然。
“我们一直的判断是化工业务已经进入下降周期,这个情况好几年都没有见到过了。”燕山石化从事化工品贸易的顾伟(化名)告诉本报。
顾伟从事化工品贸易已经4个年头了。每年的10月是他出差最多的日子。但今年,他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度过,他说“生意现在没法做,业务量至少萎缩40%-50%”。
他告诉记者,从7月份开始,尤其是奥运之后,随着原油价格的下跌,跟石油关系紧密的大类化工品苯乙烯、甲苯、二甲苯等价格就直线下降。“目前各地库存都十分严重,70%-80%左右的仓库都是涨库的。”
顾伟的客户多为江浙的化工品加工厂或者中间贸易商,上半年,这些客户都求着他签单;下半年,变成他求着客户签单。
随着原油价格的滑落,化工产品供应增大,大量产品涌入国内。经销商对于后市看淡,甚至出现恐慌性抛货。顾伟告诉记者:“我刚刚跟人谈好1.5万元/吨的产品,不到半天,有专门从事进口的对手就给客户开价1.1万元/吨”。
资料显示,9月份,跌幅最大的化工品是硫磺,一个月内从月初的4400元/吨暴跌至2200元/吨,邻二甲苯以18.81%的跌幅紧随其后。整体来看,7月以来整个市场的石化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幅度已高达30%-40%,这不仅将上半年的泡沫大部分挤干,甚至部分品种价格已回归到2006年、2007年的水平。
顾伟告诉记者,更主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的缩减,他告诉记者,前两年很多江浙玩具企业在年前都大量进货,为美国客户生产圣诞节礼物。“但今年,这方面需求下降40%-50%”。
“一旦整个石化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哪怕炼油业务再赚钱,整个行业也会出现亏损。”一位石化行业内的人士警告到。
1 | 2 |
- 中铁惊变澳元漩涡 | 2008-10-27
- 折戟外汇期权中信泰富巨亏逾150亿 | 2008-10-26
- 非常40天 中国在行动 | 2008-10-26
- 黑石总裁自述:中投浮亏20亿美元因果 | 2008-10-26
- 中信资产逆势出手 1亿元下注国中医药 | 200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