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两极分化
刘晶立所管理的创投基金的现状只是目前热火朝天的创投业中一部分中小基金的一个缩影。许多以非标准化模式成立的基金都在面临着类似境况。
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是,尽管还有各路资金和人马依然在义无反顾地杀入股权投资领域,但大浪淘沙,行业的洗牌似已开始,退出者已经出现。
在一些大型机构看来,目前的现状却似乎与刘晶立的遭遇截然不同,犹如冰火两重天。
九鼎投资一位投资经理称,他最近一直忙碌着在外地出差看项目,已经有三个星期没回过北京了,他甚至感慨现在的所有时间几乎都扑在了看项目、写材料上,尽管有许多资金和新团队进入,但在他看来,目前的市场中投资机会仍然随处可寻。
九鼎投资的业务也发展非常迅速,仍然在不断扩大团队规模,公司近期也正筹备着办公室的扩容。
深创投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纲也对公司目前应接不暇的项目而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根本没时间专门去发掘潜在的项目,光是给我们推荐的项目都已经看不过来了。”刘纲称。
实际上,诸如联想投资、深创投、达晨创投等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都在为如何应付多如牛毛的投资项目而显得有些苦恼。他们的渠道显得非常广泛,不仅仅有全国性的投资网点,还与众多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等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创业家,各种渠道积聚的项目资源变得源源不断,这与许多中小型基金项目资源匮乏、渠道狭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许多有人脉资源的机构往往也能打动企业家,他们也有独特的渠道和生存法则,比如他们可以在第一次谈判前先约有意向的企业家一起吃个饭,一起吃饭的说不定还有证监会某某官员,以这种方式展示机构的实力。”一位资深投资人士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各种因素的交错都使得行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更多的项目资源将向有品牌影响力和强大资源的机构集中,而以游牧式状态存在的中小型基金则将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变得更加被动。
刘晶立也感慨,大型机构议价能力的加强,他们能够倚仗其资源能力做谈判的砝码,但小基金却完全只能是个被动的参与者。
“我们这么多年总结下来,机构投资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先到者得,谁能最终拿下这个项目;第二个阶段就是开始打价格战,叫做价高者得、真正成熟的是属于第三个阶段,即服务优者得,机构能够帮助企业成长,才能真正的在竞争当中胜出。”九鼎投资合伙人赵忠义认为。
一家外资创投的负责人认为,创投的两极分化是必然趋势,行业的最顶端将集中的是有品牌影响力,有强大资源,本土化和专业化突出的创投机构,而创投的资金规模、中外资身份等因素将逐渐被淡化。
“经济学中的‘二八定律’也将成为股权投资业一个确定的趋势。”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认为,未来三年到五年,行业中前20%的机构将会占据80%的市场。
1 | 2 |
- 同一项目20家争抢 创投泡沫再现 2010-07-17
- 科技部牵头 200亿创投基金专注农业 2010-06-29
- IDG创投熊晓鸽欲创高交会创业基金 2010-06-22
- 千亿游资待字闺中 外资机构温州寻金 2010-05-19
- 投资项目占五成 VC重新集结TMT 201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