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究所的战国(2)
陈旭 赵娟
2011-04-09 09:01
订阅
 1  |  2 

这或许只是金牌分析师能量的一个缩影。在IPO市场,金牌分析师的话语权甚至能够影响买方参与询价的热情。

齐鲁证券的高层向本报透露,莱钢集团和山东省国资委在做大做强齐鲁证券这个问题上意见高度统一。目前,已拥有百人的分析师队伍,在北京、上海建立了研究所。“龚云华在业内有良好的口碑和人脉关系,这是我们最看重的。”上述高层称。

此外,在IPO市场落败的合资券商,也盯上了分仓佣金这块蛋糕,加快了挖人步伐。

2010年,申银万国研究所副总经理黄燕铭离职加盟瑞银证券任研究部主管。黄燕铭给瑞银带来的不仅是其近20年的A股研究经验,还带来了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学生——新财富三界最佳策略分析师得主陈李(曾任职于申银万国和嘉实基金)任首席证券策略师。此后,瑞银着手建立机构销售团队,加大对基金及其他买方机构的进攻力度。

2010年,中金的研究部门则可谓损失惨重: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加入瑞银,出任财富管理研究主管兼首席投资策略师;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转投高盛高华证券;郦彬被其师兄邵宇延揽至宏源证券;此外,煤炭、机械、保险等行业数名高级分析师纷纷出走……中金2010年分仓佣金收入下跌34.24%,排名由2009年的第三跌落至第六。

大型券商研究所的薪水普遍较高,如中信、中金、申万等,2007年中金支付给新加入公司的研究助理的年薪就已高达60万元,而现在,中金的研究部门意味着百万年薪起评。“收入现在已经不是研究员们跳槽所考虑的先决要素,卖方分析师现在的收入超过基金的研究员,并且在各行业浸淫多年的分析师们并不缺钱,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职业前景、股东方背景、公司稳定性等因素。”国海证券分析师程志田告诉本报。

洗牌进行时

目前,一些大型券商的研究所,除了扮演卖方提供研究服务外,越来越多地承担了为资管部门、投行部门提供支持的角色。

北京一家券商“囤积”了大量金融工程人才,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其迅速安排固定收益部门的研究员转岗资管部门,支持产品设计和模拟交易开展。其资管部门推出的理财产品十分畅销,债券承销业务在业内排名上升亦非常迅猛。

即便针对卖方市场,一些变化也在显现。据东方证券机构服务部相关人士介绍,除了传统大客户基金外,券商的机构服务现在还向私募、保险、QFII等机构渗透。“比如让券商研究员建立组合,根据各券商组合的收益情况打分,决定分仓。这种方法,最早源于私募客户的普遍需求。”

“除了行业前10名,留给其余券商的蛋糕已经越来越小,我估计10年后市场上真正能留下来的研究机构可能只有20家到25家。”海通证券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本报,“行业性洗牌不可避免,市场会逼着大家做改变。”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