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金融投资 > 股票

证券交易监管面临股改后瓶颈(1)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4-13
 1  |  2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张勇 黄利明 市场上那些频繁的被怀疑为炒作的行为正在绷紧着监管层的神经。4月2日和3日,经过初步调查而重新复牌的杭萧钢构连续两日以涨停收盘,而连续26个涨停的S前锋继续涨停,监管部门的介入似乎并未阻止其疯狂的上涨。

事实上,加强交易监管的行动一直在继续,不过效果似乎还需要假以时日。

监管转向

“与5、6年前相比,现在的证券市场已经有很大不同。”上海证监局的一位人士表示,“证券监管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如何更加有效的对交易行为进行监管,是监管部门急需提高的。”

从今年2月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了一批证券机构对如何加强交易监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4月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提出“要消除监管盲区”的要求。

事实上在2002年之前,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主要是在上市公司治理,而当时的一些证券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财务造假上,也有一些交易上的违规行为被查处,如2001年的亿安科技操纵股价案。

在股改基本完成之后,证券市场重新活跃,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也在增多。从中工国际上市首日的疯狂炒作,到现在杭萧钢构、 S 前锋因公司重大信息而造成的连续无量涨停,都反映出当前证券市场的监管核心是在交易上。

上交所市场监察部的一位人士表示,近期交易所已经更加重视对交易的监管,未来还将会在这一块上多进行投入。

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认为,在股市不断发展的同时,违规行为的层次也必然会不断提高,通过财务造假和操纵股价来牟取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更加隐蔽的一些内幕交易行为自然也就会增多。

监管瓶颈

某券商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显然目前监管部门对于交易的监管手段还不够成熟,许多调查最后的结果还是不了了之,这种尴尬不是一次两次。“现在一些问题公司的暴涨,似乎是在挑战监管权威。这种局面,就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监管部门似乎还没有占据主动。”

上海证监局的相关人士认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行为大多非常隐蔽,很难在证据上进行认定,因此具有很大的监管难度。

同时,目前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法比较单一,能作为的并不多。

 1  |  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