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金融投资 > 股票

解禁高峰难绊股市“牛蹄” 影响重在心理层面(2)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4-27
 1  |  2 

 

影响重在心理层面 

市场对“大小非”解禁后减持心存恐惧,主要是因为,这将直接增加股票供给从而造成股票下跌;此外,从逻辑上分析,作为发起人的产业资本,理论上对公司的价值比二级市场投资者有着更深地认识与判断,所谓“买的不如卖的精”。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多数“大非”的减持并非不看好公司发展前景,且减持后也继续保持控股地位,但其行为至少表示,大股东已经认为公司股价短期上涨的空间不大。这对市场造成的心理影响显然是负面的。

海通证券的汪盛认为,“大非”减持数量大幅增加无疑向市场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偏高。上海证券的郭燕玲认为,分析“大非”减持的影响首先要弄清楚大股东为什么减持,大股东是最熟悉上市公司的一方,其判断股价表现主要是基于公司的内在价值,那么其选择现在进行减持无疑说明目前二级市场的股价比他们认为的合理价格要高。

郭燕玲还指出,大股东的行为还会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产生影响,在前期获利已经比较丰厚的情况下,大股东又通过减持向市场发出了明显不利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就可能选择尽快抛出相关个股。因此,券商研究员认为,“大小非”解禁和减持的影响,更多是表现在个股方面。

国盛证券研究员王剑表示,在短期内,由于流通股份的增多,可能会对其股价走势带来影响,但上市公司的股价定位并非看其流通股份的多少,决定因素还在于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状况,对于好的公司,“大非”股东也会惜售,有的甚至还会进行增仓。因此从长远来看,对于那些基本面情况良好,特别是未来具有高速成长空间的上市公司而言,“大非”流通带来的可能还是介入的机遇。

“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招商证券赵建兴指出,每次“大小非”减持前,股价都会有一定的压制,但“大小非”减持之后,反而股价上升得更快。

市场发现,“大小非”减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大。股价可能会由于短期供给量的变化进行一些调整,但长期并不改变根本的趋势。这跟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升有关。

中信证券非流通股自去年8月15日解禁以来,解禁数量约为11.75亿股。此后获利巨大的“大小非”们的减持冲动一直不断。但公司股价一路上升,4月6日创下52.50元的历史新高。三一重工(600031)控股股东三一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在今年1月22日至2月16日期间,从二级市场减持三一重工股份16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3%,平均减持价格为37.85元/股。4月6日,该公司收盘价已高达45.23元。

中信证券非流通股自去年8月15日解禁以来,虽经大小非多次减持,但股价铱然强势上行,上周收盘价最高已摸至52.50元。(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7年04月09日)

 1  |  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