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7-05-20
本报记者 张勇
订阅

牛市副产品 股权激励急遽降温(2)

 1  |  2  |  3 

 

还有一些公司因基本面的变化而放弃了股权激励。吉林森工本月公告称将暂缓股权激励计划。其方案是2005年底随股改一同推出的,由于2006年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一些政策性变化,业绩呈现不断下滑的态势,以至于公司高管对实施股权激励失去了信心。

主要模式

去年底,股权激励概念频繁出现,与整体上市、并购重组等概念因素一起,成为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现在这一概念在慢慢变冷。

“股价涨得太快,使得股权激励的空间被挤压殆尽。”海通证券的一位市场策略分析师认为,目前股权激励主要的两种模式中,股价预期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未来股价没有太大上涨空间,股权激励就是一张废纸。

除证监会颁布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外,国务院国资委也在2006年12月颁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实行办法》。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可以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实行股权激励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绝大部分公司还是选择了股票期权激励。公布方案的42家公司中,采取股票期权的有36家,占比达到86%,而无异议22家公司中为18家,占比也有82%。

从激励工具上来看,股票期权最受欢迎。此外,限制性股票也是证监会和国资委明确的激励工具。实践中,该方式分为了两种:

其一是狭义的限制性股票,采用定向增发模式,根据期初确定的业绩目标,以低于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需要自筹资金购买公司股票。42家公司中只有5家采用,占比12%。

其二是“业绩股票”,当激励对象满足规定的业绩考核条件时,上市公司提取激励基金,设立激励基金专门账户,从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并将该股票按分配办法授予激励对象。由于激励全部由上市公司掏腰包,既需要主观上的勇气,也需要强大的现金流支持,所以只有万科A一家公司采用。

上述36家采取股票期权方案的公司中,广州国光、永新股份在采取股票期权的同时还分别辅以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

从股权激励通行的方案可以看出,股价未来的上涨空间是决定上市公司高管对股权激励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因素。

但是,上述咨询公司负责人表示,“一些公司的高管觉得现在的股价已经高得让他们自己都担忧,认为公司目前的状况是支撑不了股价的,又何谈股权激励。”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