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金融投资 > 股票

流动性过剩谁之过(1)

  
作者:本报记者 杜艳
发布日期:2007-05-21
 1  |  2  |  3 

经济观察网讯 本报记者 杜艳 北京报道 2006年开始,基础货币的流动性问题开始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有关流动性“过剩”或者“相对过剩”甚至“泛滥”在不断地争论着。

有关部门也提出要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但迄今这个问题似乎没有解决,愈演愈烈。在这个过程中,“流动性过剩”的内涵也被不断地延伸和变换着。

现在,面对着股市的疯狂、面对着楼市火爆、面对着CPI持续上涨的压力、面对着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的现实,似乎也应该对于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进行一些反思。

流动性过剩的现实是客观必然还是政策问题?面对这个问题,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时机选择和操作工具的选择?

从2006年初开始,经过了央行高密度的公开市场操作、加息及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后,中国面临的局面依然复杂。

汤敏,这位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仅仅对流动性进行调控是不够的。可能调控的力度更大一点,动作更果断一点,情况会比现在好,“仅调控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应该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甚至一些行政手段的有效配合”。

而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员邹平座看来,现在不存在所谓的流动性泛滥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管理这些流动性,使它们变成解放生产力和发展国家经济的有用资源。

访谈

经济观察报:当前,一方面股价飞涨让人们开始讨论 “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另一方面,CPI开始不断触及3%的目标底线,不少专家预计CPI依然处在上升趋势中,反观近两年来的流动性调控似乎并没有有效地遏止,是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不够,还是说除了货币政策我们还应该有更多宏观部门的有效配合?

邹平座:中国的流动性是相对过剩,如果对这种“相对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会犯错误。

为什么说目前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是相对的?

 1  |  2  |  3 
相关文章
more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