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资委力挺宝钢扩张 邯钢有望成下一个(2)
可以看出,尽管宝钢与八钢2006年3月就签署了联盟框架协议,但是后来的交流和接洽仍经历了近一年的过程,经历了反复的磨合。此外,与地方政府的商谈、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直到2007年初,二者才完全达成重组的共识。
]政府的态度是促成重组的关键要素之一。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曾指出,八钢与宝钢的联盟是一项东西合作、优势互补的战略举措;八钢进入宝钢的目的是使八钢在管理水平、产品结构等方面都能够上一个档次。并表示,在资源分配和使用方面,新疆会优先保证八钢的需要,希望宝钢能加大对八钢的投入,做强八钢,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将为双方的合作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今年1月16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宝钢集团签署协议,宝钢集团正式控股八钢,并进而成为八钢的实际控制人。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会见了宝钢集团的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国胜一行,并表示“新疆方面将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全力以赴支持宝钢在新疆的发展。”
外资压力促成宝钢“速决”
宝钢与八钢的重组背后,有着强烈的产业发展需求。
2006年,国内钢铁重组突破性进展不足,上半年粗钢年产量大于500万吨的17家大企业,粗钢产量合计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46.33%,比2005年同期下降1.77个百分点。《政策》所倡导的“加快整合”的要求似乎未能速成,有专家疾呼“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
而同时期,外资的持续而强大的压力也同时来临。2005年10月,米塔尔以3.38亿美元收购全国第八大钢铁企业湖南华菱管线36.67%的股权,之后,又将华菱纳入其全球采购系统。另外,一些国际知名钢铁企业,如蒂森克虏伯、浦项、新日铁等钢铁巨头纷纷以合资、购并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将中国定位成主攻市场。
2006年,俄罗斯北方钢铁公司确定了对吉林通钢的投资意向,必和必拓正在洽购安阳钢铁股权,米塔尔则在历史性地成功兼并了排名世界第二的阿塞洛后明确表示,“希望在中国内地的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任何被认为有潜质的钢厂都有可能成为合作对象。”
在外资蜂拥而入的趋势下,行业人士呼吁,“如果不在中国整个股改和产业安全方面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中国钢铁产业将彻底失去防卫”。

- · 宝钢列“世界级钢铁公司”第三名 | 2009-08-07
- · 国资委再注资三大航传闻遭否认 | 2009-07-30
- · 暴戾通钢 | 2009-07-29
- · 国资委回应央企频频中标高价地块现象 | 2009-07-21
- · 国资委公布央企2008年成绩单 高分企业数量减少 | 200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