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国芳:市值基本可以代表上市公司实际价值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王姝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国芳6月8日上午10时做客经济观察网直播间,现场与网友探讨上市公司市值与市场表现的关系。
刘国芳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了一系列深刻的新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投资者重新对中国证券市场充满了希望,重新燃起了对市场的投资信心;同时,全流通的实现使得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市值成为资本的一个新标杆,上市公司开始关注市值和市值管理,为全体股东创造财富成为上市公司最终的经营目标。
刘国芳指出,有两大因素影响股价:一是内因,即股票的内在价值;一是外因,即市场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发现和认同。前者是本,因为价格是价值的体现。好的价值,理论上来说,就会有一个好的价格;反之,没有好的价值,就难有好的价格,即便出现了好价格,由于没有价值的支撑,也不可能持久。然而,后者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由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它有自己的估值标准、涨跌周期和行为偏好,加上信息不对称因素,所以同样价值的股票在市场上,可以有溢价和折价之别。
刘国芳认为,对投资者来说,关注一家上市公司首先要关注其价值创造能力,其次要关注其市场表现,看两者是否匹配。如果其价值创造能力较强,而其市场表现一般,就是通常说的被低估了,这样的公司就适宜进入,反之,就不适宜进入。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在适宜,不等于永远适宜;现在不适宜,不等于永远不适宜。所以,要时刻关注二者的匹配性。
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刘国芳认为,虽然目前存在信息披露不完善,操纵股价等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市值还是能反映一家公司的价值的。
刘国芳同时也指出,在对我国1163家上市计算2006年的EVA(经济增加值)时发现,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EVA是负值,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指标来衡量,就说明这些公司在过年的一年并没有为投资者创造财富,而是在毁灭财富,原因就是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意识不强,好多上市公司也许创造了会计利润,但创造这些利润也许占用了相当大的资本,也就是说多数公司的发展还是一种资本扩张式的外延发展,尤其是股本资本扩张很快,认为股本资本是没有成本的,导致其资本利用的效率不高。

- · 中国三大银行市值跻身全球三甲 | 2009-07-20
- · 中国股市市值超过日本 成为全球第二大 | 2009-07-16
- · 基金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锐减至20% | 2009-07-10
- · 5月份解禁市值环比增8.6% | 2009-04-28
- · 专栏:寻找核心股票基金 | 200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