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2-15
袁朝晖
订阅

从悲观到半信半疑 QFII放言A股反弹持续1月(1)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袁朝晖 除夕前的一周,身处欧洲的瑞银证券股票策略研究主管陈李还感受着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但农历新年之后,他发现当他们惊讶地看到A股的强劲反弹、中国经济PMI数据连续两月回升、信贷量大量投放的时候,悲观的情绪回到半信半疑的状态。

曾经还有部分QFII放弃已经到手的投资许可,大部分“失手”A股本轮反弹之下,如今已是步步加仓。

陈李甚至乐观直言,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复苏和流动性的充裕,中国A股的阶段性反弹态势还能够持续1-2个月。

反弹动力

“A股最近的表现跟中国的经济基本层面基本吻合,而且A股对经济的预测能力和跟经济的相关性在最近几年都有所改善。”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如此认为A股的强劲反弹。

1月A股涨幅位列全球榜首,而在一个交易周内连克数关升幅超过10%,更是让投资人血脉贲张。

QFII们毫不讳言加仓的冲动和行动。而中国更是高盛在亚太地区唯一建议高配的市场。

反弹的动力来自何方?

“到目前为止A股的投资者已经不再特别关注年度同比数据,大多数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季度的利润环比数据,09年第一季度比08年四季度,或者09年第二季度比09年第一季度的情况,很明显未来两个季度会上升。”陈李做出了回答,“上升的理由来自于:第一,原材料存货都有显著出清的迹象,煤炭、钢铁、水泥、建材、金属的库存都有下降;第二,原材料价格到目前为止,在过去的几周已经反弹了7%-10%,很显然对于周期类的行业来说,特别是原材料股来说,盈利会有季度环比的回升。”

瑞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在近几个月大规模的存货调整和减产之后,经济活动将于第一季度出现温和反弹;而第二季度的表现将更为强劲,已经看到了一些经济企稳的迹象。

根据过去几周公布的数据以及政策反应来看,经济或许在2008年第四季度就已触底。换而言之,GDP增长可能会比最初预期的更早出现复苏。

“在08年12月份和09年1月初对60个城市的500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企业的库存都已削减至仅相当于1-2个月的使用量或销售量,这一水平低于企业提出的正常库存水平,即3到4个月。换句话说,虽然2009年第一季度削减库存的行为仍将继续,但其幅度应该会远小于2008年第四季度。”野村国际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指出。

孙明春表示,在与地方政府以及国营企业的交流中得知,中央政府已经在2008年12月份对指定的工业和社会项目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这些都属于4万亿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作为种子资金来启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总额达4000亿人民币的投资。根据规定,这些资金只能用于新投资,不得用来偿还银行贷款。这些资金最晚必须于2009年3月31日投入项目。由于时间限制,这4000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最有可能体现在2009年第一季度,而不是推动2008年第四季度的投资增长。

QFII们更是惊奇的发现,银行贷款的增长也高于预期。1月份新增信贷大幅增长,达到惊人的1.6万亿元人民币。

“信贷推动了流动性,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是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使我们相信二季度的投资可能会比较高,相应地对整个中国经济有很大的帮助。第二个作用是对信用市场、股票市场有很大的刺激作用。货币大量释放,使得股票市场的资金看起来比较充裕,也直接推动了A股在过去的周成交量创造了过去7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反弹的最主要的动力。”陈李“点破”核心因素。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