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票票吹泡泡 我们离6000点有多远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黄利明 7月22日,日全食成为中国最大的关注点。也有人就此与A股相联系,甚至预期A股将大跌。
不管今日跌与不跌,其实跟日全食并无多大关联。悲观者更多是认为泡沫之下A股压力频频,已至微妙时刻。
“今年的A股行情可归结为六个字‘发票票吹泡泡’,现在是大家都知道有泡沫,但都是边吹边等着泡泡破灭赶紧逃离。每个人都想着能把这最后一棒交出去。” 7月20日,北京,某券商研究部数位分析师在研究最近哪些股票值得买入,话题慢慢转入上半年的收益和泡沫行情。
随后,大家直呼如此飙涨的行情看不懂,明显有泡沫,并建议笔者撰写报道应给普通投资者提示风险,而不要再次让散户成为机构投资者砧板上的鱼肉。
A股的红火与否,直接关乎机构收益。因此券商特别是基金公司,是这个市场天然的死多头,罕有看空市场之言论。
这几位分析师的私下诤言不管对错与否,显得弥足珍贵。
如今的市场,依旧是充裕的流动性,依旧是逾3000亿元的日成交天量。虽然这给予了A股充沛的博傻资金,但不要忘记6124点的垂直下降也是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产生。
3000点的时候,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之下也是令市场一片乐观。
但如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所言,投资上,往往在达成共识后很快就会走到错误的边缘。
“发票票吹泡泡”,实为出自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先生之口。虽然对此他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不过笔者姑且移花接木,用以诠释于今年以来的A股行情,却是非常之形象与贴切。
“发票票”是在于今年上半年7.37万亿元的天量新增信贷,较上年同期多增加4.92万亿元。同时,这个数字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年投放的总量。市场的流动性持续增加,不断有专家学者认为有超万亿元的贷款流入了楼市和股市等资产市场。
资产价格,不管是楼市还是股市,由此陷入了“吹泡泡”之中。机构,甚至一些专家学者说,资产价格本身就是存在一定泡沫的。但投资者需要清楚的是,一旦泡沫吹的过大,是要破裂的。去年A股暴跌约70%就是前车之鉴。
其实,A股离6000点并不远。现在A股已经并不便宜,整体市盈率亦排在全球第二位。
中信证券7月19日的策略周报指出,有7个行业达到甚至超过了A股6124历史高点的股价水平,分别是化学肥料制造业、输变电、软件及服务、黄金、新能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医药。还有10个行业距离该历史高点的股价水平在-20%以内。
从上周四启动的有色金属特别是铝业板块,则因为其距离6124点股价水平距离最大为71%,于是成为新的推荐与爆炒对象。
券商的朋友说,上半年大家都在寻找估值洼地。但现在随着泡沫行情带来的趋势投资,原先以“估值洼地”的推荐基础如今直接换成了“谁距离6124点股价最远”——最有上涨和补涨空间的。
据笔者了解,现在有的券商营业部投资者的整体仓位高达90%,但由于对风险异常警惕因此操作频繁,短线操作风格愈发普遍。更为有趣的是,今年正是因为许多投资者延续去年的熊市思维,不少投资者踏空行情。
随着A股的不断上涨,此刻部分踏空者已蠢蠢欲动,陆续进场。于是赶热闹的新投资者也进一步增加,上周新增开户数急升两成逼近50万户,创08年1月底以来的新高。
也许,泡泡还会继续吹大,但我们需要警觉的是市场的压力一步步增加。
一是“发票票”带来的A股充裕流动,也许会随普遍预期中的货币政策的微调而形成负面传导。这种政策的变化传导既在于流动性实质的收紧,也在于市场可能产生悲观预期。二是今日中国建筑开始申购,A股面临融资约480亿元的扩容冲击,昨日的尾盘跳水就被认为与此有关。同时,A股发行审核的节奏也在加快。三是创业板本月26日亦将开始接受上市申请,这也将分流一部分资金。
因此,泡沫之下,A股却处于一个微妙时刻。泡沫能吹到几时,我们拭目以待。

- · 中欧基金:股市估值未超出合理范围 | 07-22
- · 中国建筑IPO是股市中国式降温的开始 |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