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股市上涨新力量清晰:超级潜伏者再次潜伏(2)

订阅
2009-08-16
赵娟

A股投资新思维

8月13日,在招商银行等银行股九连阴之后,在建设银行下午突然快速上涨的带动下,银行股总算没有十天全阴,但这阻挡不了整个大盘的趋势,至上周收盘时,大盘已经跌至3046点。

北京一些基金公司依然在买入房地产,但是深圳的公司已经在逐步降低房地产的配置,从超配降到标配。

“今年以来A股的上涨行情被看做2008年经济调整期系统性下跌的修复,目前,中国经济依然处于调整转型期,依然要在这个背景下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重阳投资提出了自己的最新策略。

据本报了解,原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加盟重阳投资后,正在制定投资策略。在当前的形势下,李旭利认为,上半年整个市场的主流资金都在寻找弹性高的股票,目前这些股票的反弹修复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应该去寻找一些穿越整个调整周期的行业。他们明确表示尤其关注消费零售服务业。

机构们,上半年“看着宏观数据”炒股的思路,将逐渐转化为挖掘个股的业绩发现。在投资拉动逐渐减弱的背景下,要穿越漫长的经济低迷期,那些上半年被冷落的行业重新回到了投资者的视野。

长远来看 “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急需改变,提升消费贡献比例将是一项长期工作,国泰君安8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提到,A股的总市值曾经在2008年1月达到4.7万亿美元的规模,并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事实上,中国石油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中国在全球金融行业的前十中占据四席,中国移动也是傲视通信行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依靠庞大的中国市场跻身前二十,但现在在所有消费类(包括消费产品和服务)公司中,最大的中国公司是贵州茅台,市值215亿美元,仅名列第67位。

这背后依然蕴藏着巨大的成长爆发力。李旭利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国民财富总量已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居民财富的释放会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消费领域,一个是投资(包括理财)领域。

“前者的潜力不容低估,如果中国的内需能够拉动起来,依赖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或许未来会多出现一些市值上千亿甚至大几千亿的中国消费类公司。”李旭利说这类投资机会的出现会贯穿整个经济调整周期,“受益于内需或技术进步、所处的行业能够穿越本次经济低迷期。”

不可能有永远的流动性支撑,一些券商和基金也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要回归“发现业绩提升”。光大证券、中金公司等券商也在重点推荐消费品行业股票。

在经过一轮疯狂之后,受损的股票们已经基本修复,市场正再次回归到理性投资的正常平静轨道上。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