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粮液价值分歧:机构投资者的对弈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闫薇 申兴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这两天对于持仓的五粮液没有采取动作,准备先观望一下。“外面的传闻很多,有人说是因为五年前的委托理财事件,也有人说是内幕交易。但听说上投摩根基金9月9日当天出了很多五粮液,而持股相对也比较多的南方和华夏基金则没有卖出。”
根据天相对基金半年报的统计,截至6月30日,持有五粮液的基金共有106只,合计持股数达3.55亿股,占五粮液流通A股比例的9.36%。其中,有8只基金持股数超过1000万,分别为上投成长、融通深100、诺安股票、光大量化、上投内需、嘉实300、景顺蓝筹和华宝精选。
此次五粮液涉嫌违规公告一出,机构对五粮液的态度明显出现了分歧。根据深交所公布的公开交易数据,卖出金额前五位皆为机构专用席位。在买入席位中,第一大买家是银河证券上海曲阳路营业部,买进了1.58亿元。除了两家机构席位外,另外两大买家也是营业部席位,分别是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和国信佛山体育路营业部。
成都一家私募经理告诉记者,有机构知道五粮液调查详情了,他们认为问题不严重,过两天应该就有大反弹了。所以他们只是部分卖出,并未动摇持股五粮液的信心。
“五粮液产品过硬,就算是有些违反证券法规,也不至于破产倒闭,只要五粮液酒继续在餐桌热卖,那么投资者就不必担心五粮液的发展前景,股价下跌空间不大。况且五粮液动态市盈率26.7倍并不高。”一位买方分析师告诉记者。
中信证券则认为此次突发事件不影响公司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了五粮液买入评级,并给出了目标价28元。
上海一家大型私募认为,五粮液被证监会调查导致股价大跌带来了交易性机会,但长期看,还是要看基本面。
另一家上海大型信托私募基金的总经理表示,趁着股价大跌买了一些五粮液,“我觉得是重大利好,对彻底改善治理结构是巨大的推动。估计要一锅端。以前证监会让他们解决关联交易,拖了7年,不理证监会。这次已经被会里查到把柄了。五粮液被调查的原因就是内幕交易+用公司资金炒自己股票。”
国金证券研究员陈钢称,关于此事坊间有各种版本传闻:最多一种说法是公司之前就遭媒体炒作的亚洲证券委托理财一事;第二种说法是公司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第三种说法公司高管操作股价;第四种是公司少交消费税。在公司及相关有权部门没有最新公告之前,我们的判断认为类似事件在食品饮料行业发生过,那就是当年伊利股份郑君怀事件以及贵州茅台乔洪事件,这两件事当时都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极大困惑,当时股票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这些事件只是暂时性影响到公司股价表现,其后公司基本面没有受到影响,股价也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 · 中国应在哥本哈根提出新的价值观 | 2009-12-07
- · 茅台调价,股票高开5% | 2009-12-07
- · 公允价值下的“蛋” | 2009-12-05
- · 五粮液联手华晨 18亿造发动机 | 2009-12-04
- · 专业机构投资者持A股市值达17.2% | 200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