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涉修饰赢利数据 奇想青晨折戟创业板探因

订阅
2009-11-23
王翔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翔遥  在创业板发审委第20次会议上,上海奇想青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想青晨)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倒在了通往创业板财富殿堂的最后一级台阶之上,成了创业板开板以来第四家被拒之门外的公司。奇想青晨的IPO财报存在重大错报嫌疑,欲盖弥彰的数据迷局注定这家公司必然梦断创业板。但大多数人认为,成长能力是奇想青晨冲击创业板的最大障碍。

数据迷局

奇想青晨2007年净利润2402万元,2008年净利润2599万元,表面上看,这并无不妥之处。素有“上市公司财务杀手”之称的郑朝辉却表示,该公司操纵非经常性损益,虚减2007年净利润,虚增2008净利润,奇想青晨之所以“精心处理”赢利数据,是为了满足创业板上市公司最近两年之赢利持续增长的硬性要求,在原始赢利数据上,奇想青晨2007到2008年的净利润不但没有增长,相反是大幅下降。

2007年,奇想青晨已经是经上海市相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上海市的地方税务政策,可以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上海市地方税务局金山区分局同意实际按照优惠税率征收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但该公司的注册地不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按照当时的国家税务政策,此类企业所得税税率仍然是33%,奇想青晨也是按照这个标准计提应缴税金进行纳税申报的。也正是地方与国家的税率冲突,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在奇想青晨的招股说明书中有一个奇怪的数字,2008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小计达到1010万元,在该数据的下方显示的当年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却只是256万元,加上企业所得税也只有301万,中间如此大的差距奇想青晨没作任何解释。对此,经办奇想青晨上市审计业务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刘桢对记者表示,所有财务数据均在税务局备案,并不存在错报,招股说明书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小计如此之高,是数据录入错误的原因,实际数据只是300多万元。

郑朝辉分析认为,以上非经常性损益小计与企业所得税和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2007年奇想青晨的实缴税金与计提所得税之间的差额,该公司把2007年越权豁免的税收记入2008年的非经常性损益,这样一来虚减了2007年净利润、虚增了2008年净利润,目的是掩盖2007年到2008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的目的。

虽然奇想青晨并没在招股说明书里直接披露最后净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最后的结果却也并非无迹可寻,据其公布的净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的数据计算得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2008年的净利润仅仅比上年增加23万元。对于一个处在行业前列、年销售上亿的公司来说,这个数据似乎有点寒酸。但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如果把2007年的税收差额放在2007年确认,而不是作为2008年的非经常性损益,计算的结果将是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根本达不到创业板的上市条件。

成长力

固然,对于奇想青晨来说,上市被否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听到被否非常失落,辛苦了这么长时间换来的却是这么一个结果,大家心情都很沉重。”但这也许还不是最大的压力,来自市场和产品的压力也许是下一步更应该重视的。

奇想青晨一直致力于水性黏合剂的研发与生产,其核心产品是水性复膜胶,近几年以来,该产品逐渐取代溶剂型复膜胶,广泛应用于印刷、封装等关联行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奇想青晨虽然在技术和市场占有都相对出色,但仍然缺乏绝对的竞争优势,行业内不乏与之势均力敌的大公司,市场占有可谓平分秋色;其次,随着白色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性复膜加工后的纸制品不容易降解,作为一代过渡性成品,被取代是早晚的事。”

这位人士还表示,奇想青晨在整个产业链里处于中间环节,不但受上游厂商的诸多制约,还必须面对下游市场的影响,加上其产品结构单一,应对市场竞争与产品更新换代风险的能力不够强健,所有这些原因,可能都是导致奇想青晨被否的重要因素。
对此,奇想青晨也表示,近年来,随着罗门哈斯等大型跨国企业参与国内的市场竞争,公司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以应对,甚至不排除继续降价以保证市场的可能性。证监会也曾明确要求企业对2009年度净利润能否保持持续增长作特别说明,并要求保荐机构综合分析未来成长趋势。但在奇想青晨的照顾说明书中并未制作赢利预测报告。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