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股神”的中信逻辑 3000点四大关注信号
黄利明
2010-10-19 07:38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利明 10月18日,上证指数紧随上周累计8.48%的强势长阳,早盘高开后迅速突破相隔近6个月的3000点整数关口,触及3026.1点的当日最高。不过自9月30日以来的8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一度累计有15.91%的涨幅,获利盘聚集引发两市抛盘,大盘不堪承受之重高位迅速跳水。 

尾盘沪指报收2955.76点,跌15.93点,跌幅0.54%。但在资金获利回吐与公募基金仓位边缘化导致的强行调仓,令两市昨日创出4886亿元的成交历史天量。在众多机构认为强势格局不改的情况下,对此轮上涨行情判断精准的中信证券指出,需要关注影响趋势演变的四大信号:11月的美联储会议,人民币汇率升值进程,11月公布10月的通胀数据,调控政策预期。 

获利回吐与强行调仓 

由于此轮A股上涨启动迅速,且是“二八行情”,大盘股赚钱中小盘亏钱的格局明显。不少投资者是赚了指数不赚钱。最近的8个交易日,中小板综指在累计下跌0.53%,创业板综指微涨0.35%,均远不及上证指数13.2%的涨幅。 

从盘口看,权重板块分化,其中有色金属下跌6.42%,农业股下跌4.07%,而钢铁股继续上涨1.89%,房地产股上涨1.38%。两市共有26只个股涨停,24只跌停,个股涨跌比约为1:2。有色股的回调,是周一大盘震荡的最主要因素。美元指数低位震荡后出现回升,使资源品价格有所回调。不过,近三周有色板块分别上涨12.31%、6.19%和16.16%,累计平均涨幅达到38%以上。 

申银万国分析师钱启敏指出,有色板块技术乖离明显,再加上有色流通盘较大,容易出现筹码松动,因此在3000点关口出现震荡洗筹,是非常正常和需要的。但周一小阴线位于长阳线的顶端,说明多方买盘也很强劲,股指拒绝大幅下跌,市场强势格局不变。 

同时,由于基金持股严重偏离热点,净值表现远远落后于指数,公募基金又一次尴尬。 

公募基金虽然没有踏空却被严重边缘化,基金持股重心分布在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以外,即全市场自由流通市值排序后一半的中小盘股票上。调仓与否成为公募基金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因此,上周三,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股市的“大小战争”将趋于激烈,双方都在争夺市场资金和人气,随着创业板解禁潮的临近,市场越来越复杂,博弈也越来越激烈。如果基金被迫往沪深300成份股方向发展,那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力度将非常大。 

如今的成交天量验证着胡立峰的看法,获利回吐与强行调仓并行出现。 

本轮“股神”的中信逻辑 

自8月中旬以来,中信证券一直是强势看多派。尤其是在国庆长期前,在大多数券商提示稳健派持币过节之下,9月27日的策略报告明确提出《关注汇率博弈,建议节前加仓》,本网也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报道。因此,在本轮快速与强势上涨行情中,中信证券毫无疑问能挂上“股神”的名头,但后续能否再次预判准确有待时间验证。 

不过,上证指数3000点之后怎么运行?中信证券给出的答案是:仍在上升趋势中。 

在10月18日的策略报告中,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郤峰指出,周期性大盘股逼空性的行情,主要原因是主流机构的配置显著偏离均衡配置水平。当前这只是一个前提,前两个季度中这种偏离一直存在,为何没有发生转变,与两个触发因素有关:价格体系(美元指数-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资产周期-全球资金流动)重回主导;传统产业的政策调控暂告一段落,节前地产政策出台。 

在一个以趋势性为主的市场中,对支持股价趋势背后的因素持续性的判断重于对具体股价点位的判断。 

因此,依然出于对上述原因的分析,中信证券认为,趋势的第一个支撑来源于大部分主流机构的配置偏差没有得到合理的修复。其次,价格体系的未来关键变量是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政策与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于前者投资者需要关注11月3日美联储会讨论资产购买量的情况,对于后者我们判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未来12个月的目标值可能位于6.2-6.3附近,这是超出当前市场预期的。 

第三是传统产业的政策有没有出尽,需要观察和进一步的数据验证,时间点在11-12月份。 

对于政策,郤峰认为,第一观察点来自于通胀,市场预期四季度通胀会发生向下的拐点,也就是9月或10月通胀最高。但现在新的涨价因素如农产品和原油的上涨可能会修正之前分析师的预期,这个会否带来货币政策预期的改变;第二是银行能走多高,在银行的投资三大要素(息差,规模和资产质量)中,拨备覆盖率见顶回落是业绩不断超预期的触发因素,也是股价不断上升的关键推动,从这个角度看四季度仍需关注拨备政策的变化。第三是地产能走多高,未来地产市场应该在商品房市场供给与保障房政策供给间达到新的平衡,这个平衡应有两个前提:一是政府手上有一批保障房;二是房地产税应该出台,未来高房价的调整主要靠税,而非突变的政策手段。 

同时,中信证券建议对短期市场(10月中下旬-11月份),倾向于继续配置修复行情,包括受益于全球汇率博弈和大宗商品上涨的资源品、业绩超预期的中游制造品、估值较低的金融地产和新兴产业。由于市场上行较快,短期配置的变化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动量效应找相对涨幅较小、估值仍然较低的行业,除了保险、银行、地产以外,还关注钢铁、电力、大建筑、公路铁路等板块;二是“十二五”规划和新兴产业规划给传统白马股插上翅膀的领域,如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