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孙健芳 10 月21日下午,“第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组办方《新财富》杂志宣布,1500多张选票已全部送达参与投票的机构和个人手中,投票环节随即展开。
“分析师排名就像超女赛一样,每年一次,但是你能记住几个名字呢?除了2005年超女外,我很少记得之后几年出现的超女名字。”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王成说。
在他手边就是选票--一个16开的蓝绿色小册子。册子里按照宏观、策略、金融工程及各行业列出参选分析师的图片、简历,最后是一个奢侈品调查。王成需要和同事一起在29日前填选完他们评选的分析师,然后组办方会派专人来收取。
到了这个阶段,为拜票忙碌了数月的券商分析师们也基本停止了公关活动,静静地等待最后答案的揭晓。
路演
在行业内尚无法提出更有效的评估制度的背景下,《新财富》杂志主办的年度最佳分析师评选被公认为迄今行业中最权威的排行榜,虽然国内还有数家杂志举办着相似的排行。在评选结果公布后,各大券商就会按评选结果对分析师的薪资、职位做相应调整。可以说,一年一度的评选对券商分析师来说,绝不亚于超女之于总决选。
每到年中,这场券商分析师的超女赛就开始了。
首先是印制一份精美的宣传手册。在这些手册中,各大券商列明了其研究部的整体实力、每个研究员的履历、研究方向等等。部分分析师也自行出书,将书赠送给投票者,增强他们对他的印象。
随后是路演。
对在行业中扎根多年并已取得声誉的分析师来说,这不过小菜一碟。“如果你与基金公司研究员都很熟悉,大家都是哥们,打几个电话过去,大家在一起就能勾兑一下感情。” 已做过多年研究员、目前在北京一家小型券商工作的林立说,“不过,既然大家已经十分熟悉,见面只是为感情加分而已。”
而还没扬名立万的分析师就需要通过券商的销售部门与基金公司研究部门进行联系,说明研究员即将路演的内容,请基金公司安排相应的人员去听会。
但这种殷勤并不招所有的买方喜欢。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员抱怨,自从6、7月份开始,因为路演的券商分析师太多,他们午餐都被压缩到40分钟,剩余时间全被券商分析师的路演占用了。
为了抓住买方眼球,并留下以后交流的机会,券商分析师的报告越来越变得语不惊人死不休,“通胀、通缩、系统性、冰凉、猛烈、强烈”等字眼会频繁出现券商报告内容和题目中。“本来券商研究不应该经常找拐点,但现在大家为了争夺眼球,都在拼命地找拐点。”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说。
拜票
路演只是预热,7-8月份时热度才开始提高。
各大券商开始召开各式各样的策略会来聚集人气,被邀请的人员是握有选票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私募基金和保险公司的投资人员。这些会议要么在政府部门集聚、金融体系发达、经济相对富庶的地方召开,北京、深圳、上海、重庆、成都是必选之地;要么选择那些气候适宜、景色优美、适宜度假的地点召开,比如青岛、威海、大连、烟台、厦门、辽宁和内蒙等地。参会人员也可以携带家属,开会度假两相宜。
机构有时会耍“大牌”。“有时候你刚开始邀请他们参会,他们会推辞;当你决定不邀请了,他们又说自己对某个议题特别感兴趣,死活要过来;但等你安排好旅行、住宿,开会前一天,早上股市突然下跌,他们就会打电话说‘心情不好,不来了’。”北京一家券商研究机构负责会务人员抱怨道。
尽管如此,这样的策略会的参与人数经常动辄千人以上,比如安信证券和中信证券中期策略会人数都达到1300人左右,而国泰君安、申万也有几百人到会。年中和年终策略会主要展现一个券商整体实力,“通过这种活动,把机构投资者拉到会场,强化一下研究部的想法,同时研究员也可以与不熟的基金经理拉拉关系。”林立说。
参会人数也是各家券商比拼实力的明证。7月初在青岛,中信证券、东兴证券、国泰君安在一周内相继召开了中期策略会,参会人数却差别很大,分别是1300左右、600左右和200左右,券商实力立见分晓。
但也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这种大型会议对自己拜票并无多大好处,“因为都是一对多,不是好几百人就是好几十人,大家都是泛泛交流,感情也会是泛泛的。”林立说。
他们更偏爱的是针对某个主题专门召开的一些小型的讨论会,比如专门针对股指期货、金融衍生品、有色金属、航运业、航空业等召开的会议。在这种会议上,券商对机构投资者的服务更感觉是直接的,也容易为研究员增加感情分。
最近两年,券商分析师开始习惯电话会议。他们先通过邮件群发自己的最新报告,邮件中约定电话会议的时间,邀请机构中的投资人士参加。“这种交流不用出差、不用吃饭、成本最低也最方便,很多人喜欢。”林立说。
“一般行业中的前三名都是板上钉钉的摆在那边,只有4-7名才有运作的空间。”一个基金公司人士说。
“为什么呢?大家很明白,除了行业中特别优秀的,剩下的水平都可能会差不多,我凭什么选你而不选他呢?如果你服务多、投入多,感情分自然会多。”林立说。
所以,为了服务好这些机构投资者,券商研究部会有些专门的费用。“比如大到请一些机构人员出国,小到打高尔夫、安排看电影等。”上海一家券商研究部人员说。
分析师自己的费用开支主要用在与机构人士吃饭上。“几乎每天都有饭局,我经常是躲,其实,不用吃饭,研究员多挖掘出几个好公司不是更好吗?”王成提出自己疑惑。
9-10月份,评选开始接近最后的投票环节,分析师超女赛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券商召开的会议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分析师都在天上飘着,对基金公司的路演也越来越多。一家券商的人士说:基金公司这段时间在疯狂享受卖方的服务;但王成却表示,越是接近最后投票的路演,越没有价值,他几乎都不去。
总决选
每年分析师排名会在12月份公布。
如果你在行业中排名第一,恭喜你,你不仅职位级别获得提升,而且有了与自己研究部谈判的筹码。“一般来说,如果你要在研究部内部获得首席宏观分析师、首席策略师或者首席行业分析师位置,你至少要榜上有名。”林立说。
薪酬自然也水涨船高。宏源证券一位分析师说,有些券商内部,分析师排名在薪酬体系中占到70%决定权,有些券商会小一些。但有些评选结果是市场公开价,你不开这么多,别的券商也会开这么多,他自然去其他地方,比如宏观和策略第一名,行业公开价至少200万元,而其他行业第一可能会少一些。
不过,一些上榜研究员已经因为压力离开了这个体系,“你要上榜,你就要付出代价。今年你排名靠前,为了维持这个排名,明年你就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一些研究员声誉和资本都积累够了,就认为没有必要再承受这种压力了,他们或者选择休息、或者做私募、或者去了外资,目前外资在国内不参加新财富的排名。”林立说。
- 中小券商转型 宏源证券投行业务大增 2010-10-25
- 【收评】“十二五”“提携”指数,个股下跌 2010-10-15
- 【午评】天量异动藏玄机 “抢钱”行情来临 2010-10-14
- 美国的房价排名 2010-10-11
- 最新高新区排名出炉 七成高新区排名成谜 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