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2011年上半年将进入紧缩政策密集期
田芸
2010-12-28 07:38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芸 西方圣诞节当天,央行“加息靴子”落地,年前加息的决策意味着怎样的政策方向?投行经济学家解析,年前加息是央行发起的一场针对通胀预期的战争,充分说明高层对通胀上行的风险有相当高的警惕。 

投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5个基点的加息显然作用不足,但发出了充分紧缩信号。可以期待在明年上半年里,紧缩政策或将全面递增,包括对资本流入的控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冲销力度以及收紧信贷将形成一套“组合拳”,而为了应对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央行也许会提前允许人民币升值。 

年底加息:与通胀预期的战争 

投行经济学家认为,央行在年底到来之前加息,管理通胀预期的目的最为明显。通胀预期有自我实现的功能,这个时候加息有助于有效减少明年真正通胀压力。 

“我们认为,决策者选择在2011年之前加息,反映央行实际上意在控制通胀预期。此举更像是为防止明年1月份的信贷大幅扩张,进一步加大经济过热风险的预防性措施。”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黔表示。 

中金分析师张智威认为,此次加息显示了政府对11月通胀升幅超预期的反应及时。此前市场存在担忧认为政策反应过慢将不利于管理通胀预期,还可能导致未来调控力度较强,而年前加息有效地减少了此种担忧情绪。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认为,25日的加息表明,实际上高层领导对通胀上行的风险有相当高的警惕。宋宇指出,虽然人民银行一再重申、特别是在12月24日的声明指出,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且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需要使货币增长速度正常化,也就是说收紧货币政策,但此前市场在年内是否加息的问题上还是意见不一。“其原因可能是加息与否的最终决策权取决于更高层领导,而且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表明最高领导层立场更倾向于保增长,而对控通胀的立场较预期稍显温和。” 

高盛分析,有三大因素主导了此次加息决策,首先,CPI绝对水平一再突破预期水平,意味着业已存在的负利率一直在扩大;而与此同时,不仅非食品CPI环比明显上升,PPI 通胀率和房地产价格也再度上行,通胀变得更加普遍;另外,实体经济增长提速,近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而且出口也随着外部经济前景好转而加速增长,这意味着决策层在平衡保持高速增长和低通胀率的问题上越来越向后者倾斜。 

“虽然一些人士可能仍以所谓‘增长乏力’为由反对加息,他们依据的理由主要是同比增长速度较低,比如说工业增加值近月同比增幅仅为13%左右,明显低于16%的趋势水平,但其月环比增幅折年率一直保持在17%以上,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么高的增长速度是在政府因节能减排及为保证亚运期间空气质量等原因加大了限产措施的情况下实现的。”宋宇指出实际上目前“增长乏力”的说法已不再成立。 

等待:全面递增的紧缩政策 

“央行短期内可能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加大冲销力度。”王黔推断。 

摩根大通认为,决策者将继续实施全面递增的方法,继续着眼于通过加强对资本流入的控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冲销力度以及收紧信贷特别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管理过剩的流动性。 

“特别是,鉴于通胀数据居高不下且明年年初的经济增长面临过热风险,这些措施可能会集中于未来数月。”王黔说。同时他指出,提前落实人民币升值,抑制输入型通胀是政府为缓解通胀压力而可能采取的一项政策。 

摩根预期央行将于未来几个季度继续实施货币政策正常化,包括于2011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三次加息(下次是在11年第1季度)以及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作为应对通胀压力以及内需反弹的政策性措施。 

中金张智威预测,明年上半年是紧缩政策密集出台期,但他认为明年央行将仅仅加息一次。“我们判断明年通胀前高后低,因此紧缩措施将可能集中在2011年上半年。”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认为,此次加息虽然是一项积极举措,但基准利率上调25-35个基点从紧缩力度上来说仍明显不足,而更多是发挥紧缩的信号作用。“我们仍预计政府将采取一揽子政策手段来控制通胀。” 

“控制通胀的重点仍是控制货币信贷的总量。”宋宇提到,有报道称央行将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这一动态调整举措旨在通过一系列标准、而非给出单一贷款额度来控制银行借贷,以实现广义货币供应增长正常化。“这些措施的细节仍不明朗而效果目前尚难以判断。无论政府选择哪种调控方式,为了从根本上遏制通胀,我们需要看到货币和信贷增长速度的放缓。我们认为政府最终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因为政府在过去的两年里对经济变化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而且从认识上对遏制通胀的关键在于控制货币供应已成为更广泛共识,因此通胀失控风险很低。” 

值得注意的是,王黔和宋宇同时指出,为抑制输入型通胀,提前落实人民币汇率改革、允许人民币略微加快升值速度或将成是政府为缓解通胀压力而可能采取的一项政策。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