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购电试点国企受益 中铝成最大赢家
这将意味着在电力成本上拥有优势的民营铝厂的竞争力将被削弱,新一轮的行业整合或将随之而来。
直购电试点
3月6日,工信部、发改委、电监会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遴选了15家电解铝企业进行直购电试点,总产能约为 429.2万吨,占市场份额的23.84%。“这15家企业有三个共同点,一个是它们都是国有企业,一个是它们都是用电大户,还有一个是这些企业普遍都没有自备电厂。”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铝部主任朗大展说。
所谓直购电,即用电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谈判商定电力价格,不再执行统一的工业电价标准。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铝部主任朗大展说,直购电能够使电解铝企业的用电电价更加便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之前,这些没有自备电厂的企业用电都是按照国家标准“统购统销”,致使在经济危机情况下普遍亏损严重。相反,那些拥有自备电厂的民营企业则依旧能够在经济危机中勉强支撑。
此次被遴选的直购电试点企业包括了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000807.SZ,简称“云铝”)、山西关铝股份有限公司(000831.SZ,简称“关铝”)及中国铝业(601600.SH)旗下9家子公司等15家国内最大的国有电解铝生产厂。
其实,山东邹平铝业有限公司(简称“邹平铝业”)的销售员赵凯在四部委正式公布《通知》之前,已知道了些这方面的传闻,但并没有太当回事,“因为几年前也推出过一次,但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3年前,电监会曾在吉林、广东两地开展直购电试点,当时这次试点就被寄予厚望。“这是国家一直在抓的事情,”中国铝业公司(简称“中铝”)副总经理吕友清说,“但很少有做成了的。”
山西电力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建伟说,几年前的直购电试点并没有成功。而这次直购电试点其实在年前有关部委就开始力推了,但由于牵扯到一些企业的利益,阻力比较大。
朗大展则称,几年前,国家部委在征求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关于电解铝行业企业直购电试点意见时,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曾上报过一批企业的名单供筛选,结果没有下文。
中国电监会一位知情人士说,经过几年前的试点,中国电监会已经积累了经验。而在当前的经济危机背景下推行直购电试点,对带动电解铝的振兴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现在的时机应该成熟了。”上述知情人士说。据该人士透露,目前离试点的详细方案的出台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得到各个地方机构的反馈,然后进行调研才能最终拟定细则。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除首批纳入试点的15家电解铝企业外,今后的直购电试点范围有望继续扩大,将会有更多的电解铝企业被纳入到直购电试点的后续名单之中。
“只要是用电大户,都会推广,这是一种趋势。”上述电监会知情人士说。
电力成本账
市场环境恶化,不仅邹平铝厂难逃减产厄运,中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商中铝也在亏损中苦苦挣扎。去年10月份,中铝宣布电解铝减产18%,约每年72万吨。
此次直购电试点中,中铝当属最大的赢家,旗下的9家电解铝子公司被纳入到试点企业当中。吕友清说,如果能做成,意味着跟发电企业、输电企业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
“以前都是统购统销,使电价难以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吕友清说,“如果试点做成了,我们跟发电企业就是买卖双方的关系了,双方能够结成好的合作伙伴。”
在铝行业内,电力成本占总成本的35%-40%,是用电量最大的行业之一,这也是电解铝行业被首选为试点行业的原因之一。对企业来说,电价才是目前企业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
在金融危机和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电力成本无疑加重了电解铝企业的困境。因此,通过直购电方式降低电解铝企业电力成本,促其振兴是国家四部委力推试点的初衷。
2008年,中国铝冶炼行业的产能为1800万吨左右,入选的15家电解铝企业2008年的总产能约为429.2万吨,占市场份额的23.84%。
目前,国内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基本在每吨1.1万-1.3万元之间,而国内最近的电解铝价格在1.1万元左右。如果电解铝企业自行购电,将拥有一定的获利空间。
国内生产一吨电解铝平均要耗费1.45万度电。朗大展说,电力成本每降低1分钱,每吨就能够节省145元。
若一个电解铝企业一年用电超过50亿千瓦时,电价每降低0.01元都会使企业成本降低超过5000万元。
云铝此次也被纳入到直购电试点企业当中。作为首批试点企业,实施直购电后公司电价每度有望下降0.05元,每吨电解铝的成本相应下降580元左右。
被压缩的空间
长期以来,部分民营铝厂因为拥有自备电厂,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没有自备电厂的民营铝厂很难熬过经济危机。”赵凯说,“在山东,基本上所有的民营铝厂都有自己的电厂,这样每吨电解铝能够节省几百块钱。”
分析人士认为,直购电试点一旦进入执行阶段,将带来铝业大整合。没有自备电厂的民营企业会继续因为没有成本优势而被淘汰;而那些拥有自备电厂的民企的优势也将逐渐缩小。
赵凯说,至少到目前,他还没有感受到来自这项政策的压力。但他还是担心,试点企业通过直购电,能够降低部分电力成本,这将缩小甚至抹去民营铝厂的生存空间,更关键的是,试点范围有可能继续扩大。
不仅如此,享受直购电待遇的只有国有企业,民营和外资铝厂将暂时不会拥有这样的资格。
赵凯说,虽然他们的公司去年底的时候亏损很厉害,但由于自身拥有电厂,生产成本有优势,加上今年以来不断开发新客户,收支基本能够持平。
目前,邹平铝厂吨铝耗电为1.4万度,这些电基本上都来自自己所拥有的电厂,每吨铝能够节省500块钱左右。
“大多数民营铝厂都是依靠着这样的成本优势才能够在国有企业的竞争中立足,而今试点企业也能够凭借直购电将电力成本节省数百元,这就是说成本与我们持平了,而我们在规模上显然不具优势,所以民营的优势也就没有了。”赵凯说。

- · 熊维平:中铝将与力拓探讨深化合作的可能 | 2009-07-23
- · 失意力拓后 中铝转向投资澳矿 | 2009-07-23
- · 力拓案背后:澳洲政坛博弈 | 2009-07-14
- · 力拓案背后:澳洲政坛博弈 | 2009-07-14
- · 中铝坐稳大股东 15亿美元认购力拓配股 | 200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