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石油终于抢下SPC 陈久霖憾然梦断

订阅
2009-06-09
肖可

经济观察网 特约记者 肖可 5月24日,中国石油宣布了以每股6.25新元的价格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SPC)45.51%股权的消息。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新加坡公司完成对新加坡石油公司的收购后,新加坡石油公司将成为中国石油国际战略的新平台,并将为公司打下更坚实的发展基础,开辟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如果这一收购可以称其为成功的话,那么其实一个“败军之将”早就做过这件事了。当年中国航油的陈九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早在2001年底他尚在任上时,他便把收购目光盯准了SPC这一项目。

SPC是新加坡淡联上市公司,经营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提炼和原油、成品油的销售,拥有大型油罐区和两条365公里的石油天然气管线,业务渗透石油行业的上、中、下游,具有完整的产业链。除新加坡外,还在越南、印尼、韩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有分支机构。

2001年底,在SPC股价还处于每股0.8新加坡元时,陈九霖曾经希望以每股0.9元的价格从吉宝手中收购其所持的全部股份。但当时他的实力还不足以“独吞”。于是,他一方面同SPC的股东——吉宝企业加紧谈判,一方面联络中国另外两家大型企业一起下手。

当时让陈九霖感到失望的是,这两家公司却对此不感兴趣,他只好想出其它融资办法,“硬着头皮”独自收购。

于是,他一面花重金聘请美林银行帮助进行可行性研究,一面向航油集团公司和国内有关政府部门提交申请报告。此后,他还落实了1亿60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为收购作好了资金准备。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正当陈九霖还在通过各种渠道同吉宝企业讨价还价的时候(据说即将以每股1.2-1.3元达成一致),一家原本告诉陈九霖没有收购兴趣的中国公司,竟把陈九霖撇在一边,直接同吉宝企业关门谈判。该公司开出的报价比陈九霖的报价高出几成,并承诺在完成收购后,向SPC注入资产。此后,还有其它中资企业冒出来搅乱陈九霖的收购棋局。

就在几家中国公司“窝里斗”之时,“半道里杀出了一个陈咬金”。正在“隔岸观火”的3名印尼木材商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抢走了28%的SPC股权。吉宝在出售了这部分股权后对外宣布说,它暂时不会出售剩余股权。

陈九霖并没有放弃,他亲自率领手下的人飞去印尼,“像特务一样”蹲点,顺藤摸瓜地找到了收购SPC的幕后老板。这位出生于中国的印尼商人最终没有耐过陈九霖十多次的苦苦央求,同意将其中的8800万股股票(约占SPC总股份的20.6%)让渡给中国航油。陈九霖如愿以偿地与印尼商人签署了收购协议。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的新加坡石油已经“鸟枪换炮”了:它增加炼厂股份,收购英国石油38个加油站,开拓越南和印尼市场,炼厂的毛利也开始大幅度提高并步入良性上升时期,公司的利润和股价比印尼商人收购时增长了3-4倍。因此,陈九霖收购的价格变成了每股4.12新加坡元。

世事多曲折。正当陈九霖“买来一个石油帝国”的梦想行将实现之时,原本已经批准了该项收购的母公司,却在股东大会上投了反对票。一项看似绝无悬念的收购计划因此泡了汤,中国航油还因此赔给印尼商人3000万美元的违约金。事后有人算了个帐:假如该20.6%的SPC股票得以收购,SPC带给中国航油的股票和利润分成收益到去年底就约为4.3亿美元。可是,陈九霖此前已经被“罢了官”,他“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然而,机会再次来到。在环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加坡石油股价被大幅压低。此时,已身陷囹圄还未获释的陈九霖,收购SPC的念头便再次萌发。他向前来探监的资深企业家们建议再次收购。他还在狱中为这些企业家朋友设计了收购方案和建议理由。按照他的方案,SPC能够以每股3.31-3.35元的价格收购到手。但这些材料没有被允许寄出。自此SPC与中航油情尽缘散。

出狱后,有多家企业希望聘请陈九霖就任总裁职务。借此机会,他频频地向这些雇佣他的企业建议,把收购SPC作为他任职的条件。无奈天不遂人愿。在这些企业彷徨犹豫之际,如今中国石油收购了SPC,后来居上,断了陈九霖再次收购的梦想。

人生曲折,世事难料啊!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