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工信部预警:原材料行业可能再次波动

订阅
2009-09-08
李平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平 在经济回暖的刺激之下中国原材料工业正逐步走出低谷,价格回升迅猛。不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官员表示,原材料行业生产经营再次出现被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为分析研究今年以来原材料工业的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和后几个月及明年上半年发展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1-2日在青岛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原材料工业座谈会。

这次会议肯定了此前中国扩大内需政策对原材料行业的拉动作用,认为原材料呈现出产量增长、价格回升、效益好转的良好态势,保增长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生产逐步恢复。二是价格趋稳回升。三是效益明显改观。

但工信部原材料司长陈燕海认为,原材料工业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这位官员分析说,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企稳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

一方面,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国际需求短期内难以恢复。“总体看,世界经济复苏过程缓慢又曲折。为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去年以来我国连续多次调整出口政策。但由于国外有效需求不足,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效果难以显现,保持出口稳定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尚显不足。陈燕海认为,投资增长主要靠政府投入和银行信贷资金支撑,市场驱动特征还不明显,尚未充分带动民间投资。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受到限制。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发展的短板。

而在原材料行业内部,则出现了产能过剩不断加剧的严重问题。2008年底,我国化肥等大多数原材料领域,均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随着市场价格的回升,一些闲置产能在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盲目启动,对脆弱的市场供求关系造成冲击,使调整结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陈燕海表示,巩固原材料工业趋稳向好的发展势头,促进原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在保持原材料工业平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调整结构。”

他表示,工信部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突出抓好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工作。”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