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全球季度定价达成
方迎定
18:57
2010-05-07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方迎定 综合媒体消息,在巴西淡水河谷5月5日发布的季度财报中,这个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表示已同全球所有客户达成了长期或临时的季度定价协议,今后合约产品的100%都按季度定价销售。这意味着,中国钢企也将跟随日本、韩国同铁矿石生产商达成季度定价方式。

淡水河谷称,冗长的双边年度谈判的基准价格体系已不能适应供求关系变化,而市场决定价格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持续和重要的信息,推动市场迅速平衡。但淡水河谷没有在季报中说明将采取何种指数作为价格参考。

中国多数钢企是淡水河谷的主要客户,淡水河谷一季度财报显示,因全球铁矿石需求增加,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7.7%,达16.04亿美元;一季度向中国出口铁矿石2762万吨,占总销量的42.1%,比去年第四季度向中国的3031万吨出口量略有减少。

按照淡水河谷计划,新的季度定价体系将基于每日现货价格的波动来确定,并将提前与钢厂确定下一季度的价格。不过淡水河谷未透露将采用何种指数为价格参照。目前国际主要的环球钢讯的TSI指数、英国金属导报(Metal Bulletin)的MBIO指数和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普氏指数。其中,普氏指数对应的矿价往往更高。

相关资料显示,去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为6.28亿吨,比2008年增加1.84亿吨,今年第一季度情况显示,第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1.55亿吨,增长18%,由于中国钢铁产量还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我国今年铁矿石进口很有可能超过6.5亿吨,以每吨成本增加50美元计算,我国今年的铁矿石进口成本将增加2000亿元左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77户大型中钢铁企业中10户亏损,亏损面达到了12.98%。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3.25%,盈利水平低迷。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赫荣亮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钢企在产业链上,已经位于产业链的低端。完整的产业链从工业设计到原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营销、配送等,制造环节在产业链中的利润越来越低,钢铁企业却想通过掌控制造环节,掌握话语权,将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铁矿石谈判的结局,对国内钢企盲目扩张,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