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化实业上市路径图(1)
张晓晖
2010-09-06 07:23
订阅
 1  |  2  |  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晓晖 与所有的新上市公司一样,这是一家有故事的企业。

2010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审委一纸公文,宣告四川省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雅化实业”)通过审核,即将成为四川省雅安市第一家登陆国内A股市场的当地企业。

雅化实业的董事长郑戎女士亦将跻身雅安首富。按照目前深交所中小板40倍市盈率估算,郑戎持有雅化实业3442万股,发行后持股比例为21.51%,雅化实业挂牌后,郑戎的身家或将接近10亿元。

当然,这还不是这家准上市公司的全部故事情节,还有其曲折的私有化转型,子公司参与的蹊跷拍卖,以及雅安首富背后的神秘股东。

前传

与川内很多的民营企业类似,雅化实业在改制之前是国营工厂。

1952年,国营四川雅安化工厂开始投建,是当时国家定点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的中型一类国有企业。1971年,18岁的郑戎进入雅安化工厂成为一名工人。谁也不会料到,30年后,这个小姑娘会成为这家工厂的女主人。

1997年开始,国企改制风潮席卷全国,雅安市亦不例外地受到影响。1998年5月,雅安市签发《加快国有企业改制的意见》,鼓励雅安地区民企和乡镇企业并购、参股、控股国有企业,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2001年8月,雅安化工厂改制方案正式出台。此时,郑戎已经是雅安化工厂厂长。

这份改制方案的内容包括:雅安化工厂在转换所有在职职工全民所有制职工身份和妥善安置离退休、内退人员后,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家不在其中占有股权。雅安市政府同意将改制后的剩余国有净资产,用于对参加新公司组建的经营管理层和职工配给期股,在新公司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税收上缴任务后将期股分期奖励给配股对象。

2001年12月,雅安市政府同意对改制中497名在职职工,在转换国企职工身份且已经出资376.2万元基础上,将国有净资产500万用于期股配股。这样的方式,让包括郑戎在内的497名雅安化工厂职工,有能力吞并这家近40年历史,且稳定盈利的从事国家特许行业的工厂。

2001年12月25日,由雅安化工厂私有化演变成的四川省雅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下称“雅化有限”)。雅化有限注册资本为876.2万元,其中净资产出资的500万元即为雅安市政府对持股职工的“期股奖励”,也是职工们能够入主雅化有限的关键。

郑戎以货币出资50万元,净资产出资132万元(即政府给予的“期股奖励”),以持股比例20.77%成为第一大股东。

蹊跷的拍卖

初尝国企改制甜头的郑戎,在私有化改制成功后,率领雅化有限对川内其他同行的国企进行了大肆收购。

2003年1月,雅化有限出资1630万元,成功竞购了绵阳久安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久安实业”)53.38%的国有股权,并于2008年12月,完成了对久安实业剩余股权的收购。久安实业成为雅化有限的全资子公司。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