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上游“长板” 中石化搅局天然气市场(1)
严凯
2010-09-07 07:44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严凯 由于在上游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短板,两年前中石化在炼油板块录得了千亿亏损。如今,随着川气东送开始商业化运营,这种局面将得到改善。

川气东送工程全部达产后,预计将每年为中石化提供近120亿立方米。这将改变国内天然气市场的现有格局。中石化借助川气东送工程将在国内的天然气市场份额提高4%左右。此前,中石化在国内的份额大约在10%。

上游“长板”

8月31日,中石化总部大楼召开了中石化“川气东送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这天,有300多名中石化下属公司的员工登上了光荣榜。而中石化也开始有底气宣称打造上游“长板”。

公开资料显示,川气东送工程从2007年8月31日开始动工,历时三年,总投资626.76亿元。目前,中石化已经在四川地区建成了国内第一个超百亿立方米的酸性大气田以及全球第二大规模的酸性天然气净化厂。

此前,中石化的上游业务领域一直是短板,尤其是在天然气产量方面与中石油相差甚远。去年,中石化共销售天然气0.076亿吨油当量,而中石油则销售了0.54亿吨油当量天然气,是中石化的7倍之多。

此次川气东送的商业化运作将缩小双方的差距。据中石化副总经理曹耀峰介绍,截至2009年底,川东北地区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4981亿立方米、控制储量4032亿立方米、预测储量5598亿立方米,三级储量合计达到14611亿立方米。

2009年,川气东送工程共输送105亿立方米天然气。中石化的计划是将这个数字提高至120亿立方米/年,相当于1080万吨油当量。

“这对中石化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增加了,和中石油的差距正在缩小;另外一方面,公司的业绩也将得到提升。”中石化内部人士说。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告诉记者,川气东送工程全面完工后,将每年为中石化增收200亿元左右。“川气东送每年可供应120亿立方米。按1.51元每立方米价格计算,可为中石化增收180亿元左右。此外,中石化川气东送还将年产超过240万吨的硫磺产量,按照市场价格800元左右的价格计算,能为中石化增收将近20亿元”。

下一步,中石化还将在四川地区加大勘探力度。中石化发展计划部副部长刘岩介绍说,“中石化在上游油气田相对短板。打造上游‘长板’,就是要把短板补起来,既要有油田,也要有气田。”

目前,中石化正在四川的川东北中浅层和涪陵区块进行勘探,并且在涪陵区块有了新的突破。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