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钾肥进口渠道 中化欲保中国“价格洼地”
张向东
2010-11-03 17:51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向东 在必和必拓深陷加拿大钾肥收购苦战之际,中化化肥与后者“适时”签订了进口合作备忘录,这是否意味着中化化肥已经预感到,未来中国想要保持进口钾肥的“价格洼地”将会更加困难?

“(签订备忘录)是在国家主管部门指导下的进口渠道的统一,避免了多头对外抬高进口价格,起到了抑制价格的作用。”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由于钾肥产能的不断提高,中国进口钾肥的数量已经从全球第一降到目前第四或第五的地位,而在进口价格方面,中国同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低价优势。

该负责人表示,由于2005年以来中国建立起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国五矿化工商会指导下的钾肥进口联合谈判机制,由中化、中农等进口企业组成联合谈判小组与外商进行谈判,提高了我国钾肥进口的对外谈判能力,使我们的进口价格始终处于全球的低价区。

例如,2006年、2007年中国钾肥进口价格每吨仅分别上涨25美元和5美元,低于全球的其它市场。据海关和商务部统计,中国2007年进口钾肥平均到岸价格每吨为243美元,同期印度275美元、东南亚350美元、巴西350美元左右。2008年我国进口价格虽然每吨上涨到600-650美元,但仍与同期巴西每吨超过1000美元的进口价格要低。

即使到2009年,面对过高的钾肥价格,由于进口渠道统一,中国坚持2009年一年没有进口高价钾肥,终于迫使供应商在2009年底签订了中国2010年到岸合同价每吨350美元的全球最低价,较09年印度的进口价格低了110美元,较巴西、东南亚等市场价格低了125美元以上。

据了解,中化化肥一直是Canpotex在中国市场的独家销售代理商。自2004年起,连续两次签署了三年合作备忘录,即2004-2006年、2007-2009年,进一步稳定了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双方之间2004-2006年的合作备忘录,是在温总理和加拿大时任总理克雷蒂安的见证下签订的,受到双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加两国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