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严凯 王然 2月16日,*ST钒钛(000629.SZ)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鞍山钢铁集团(下称“鞍钢”)拟注入的澳洲矿业资产获得了澳大利亚外商投资评审委员会(FIRB)有条件批准。
这意味着*ST钒钛与鞍钢的资产置换计划的最大障碍被扫除,而*ST钒钛将转型成为拥有丰富铁矿石矿产的资源类公司。
攀钢集团内部人士透露,除了已经列入资产置换中的矿业资产,鞍钢还会继续将旗下的其他矿产注入到*ST钒钛中。据本报获得的数据显示,除已注入的年产量260万吨的鞍千矿业外,鞍钢还有超过1200万吨的铁精矿产量未注入到*ST钒钛中。
上述攀钢集团内部人士称,*ST钒钛转型成为资源类的公司在当时看来也是迫不得已。鞍钢决定与*ST钒钛进行资产置换时,后者正陷入股东进行现金选择权的倒计时。如果*ST钒钛的股价不能超过10.55元的临界值,公司将面临200亿的高成本支出甚至退市的风险。
持续注入
2010年12月10日,鞍钢与攀钢钒钛签署《资产置换协议》。根据协议,*ST钒钛拟以持有的钢铁相关业务资产与鞍钢旗下的鞍千矿业100%股权、鞍钢集团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鞍钢集团投资(澳大利亚)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换。
鞍钢集团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资产为持有的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矿业类上市公司金达必金属有限公司(下称“金达必”)35.90%的股权;而鞍钢集团投资(澳大利亚)有限公司的主要资产为澳大利亚矿业类公司卡拉拉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卡拉拉”)50%的股权,卡拉拉另50%股权为金达必持有。
因此,鞍钢拟置换入*ST钒钛的澳洲矿产必须获得FIRB的批准。这也被认为是鞍钢与*ST钒钛资产置换的最大障碍。
如今,金达必35.90%的股权和卡拉拉50%股权的资产置换已经获得了FIRB的有条件批准。FIRB的条件是,*ST钒钛必须承诺继续支持西澳政府批准的Oakajee港口和铁路的开发建设,在Oakajee港投入使用时使用该港口运输卡拉拉项目的产品;同时,对于鞍钢和金达必未来在中国设立的球团厂,未经澳大利亚政府事先批准,不得变更该球团厂拟定的50:50所有权比例。
至此,鞍钢与*ST钒钛的资产置换已经接近尾声。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鞍钢集团的资产注入已经结束。攀钢集团内部人士透露,鞍钢集团旗下还拥有众多其他的矿业资产,这些资产将会在未来5年内陆续注入到*ST钒钛中。
鞍钢旗下的矿业资产集中在旗下子公司鞍钢矿业公司。鞍钢矿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中旬,是鞍钢整合鞍山矿业公司与弓长岭矿业公司后成立的。
本报获得的资料显示,鞍钢矿业公司拥有七座选矿厂,分别是弓矿公司选矿厂、齐大山选矿厂、齐矿选矿分厂、鞍千矿业公司、齐欣选矿厂、大孤山选矿厂、东鞍山烧结厂。此次被置换入*ST钒钛的鞍千矿业只是鞍钢矿业公司七座选矿厂中的一个,其铁精矿的设计产量为260万吨。
鞍钢承诺,将尽最大努力逐步促使鞍钢现有的铁矿石采选业务达到上市条件,在本次重组完成后5年内将其注入*ST钒钛。这意味着鞍钢还有超过1200万吨的铁精矿产量将会在未来5年内注入到*ST钒钛中。
艰难转型
*ST钒钛的前身为攀钢钢钒,2008年通过换股吸收攀钢集团旗下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攀渝钛业、长城股份,从而实现攀钢集团整体上市。
但整体上市后,攀钢钢钒近两年的业绩并不理想,2009年亏损14亿元,以致从2010年4月30日开始戴上*ST的帽子。
2010年5月底,鞍钢集团和攀钢集团重组合并获得国资委的批准,鞍钢集团成为*ST钒钛的实际控制人,但鞍钢的初衷其实是将旗下的矿业资产注入到鞍钢股份(000898.SZ)。“不过,鞍钢股份股本和规模不足以承担矿业资产,之后就发生了金融危机,此事也就搁置了。”鞍钢内部人士表示。
成功将攀钢集团揽入怀中后,鞍钢内部对旗下的业务进行了梳理,将自己的业务分成两大块:钢铁和矿产。
在经过仔细分析后,鞍钢认为,钢铁业务主要以鞍钢股份为平台;而鞍钢拥有的全国最多的矿产资源应该另找一个平台。此时,*ST钒钛早已陷入困境,10.55元/股的现金选择权成为*ST钒钛的生死线。
2008年5月,鞍钢集团接受攀钢钢钒的委托,向攀钢钢钒、攀渝钛业和长城股份有选择权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攀钢钢钒、攀渝钛业及长城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可分别按照9.59元/股、14.14元/股及6.50元/股的价格,将其手中持有的上述三家上市公司股权变现。
这是鞍钢集团承诺的首次现金选择权。5个月后,鞍钢集团作出补充承诺,向首次未行权的股东追加提供一次现金选择权,期限是两年,行权价为10.55元。按照方案规定,两年后即2011年4月25日。
如果*ST钒钛股价到期未达10.55元,而股东在2011年4月25日行权,则意味着公司必须多掏200亿元来购买行权股东的股票,并且*ST钒钛还可能因社会公众股持股比例不足,有面临退市的风险。
“当时看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股价推高至10.55元以上。”上述攀钢内部人士说,“公司的领导认为在攀钢目前的业务情况下很难获得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于是,攀钢开始考虑将*ST钒钛的业务转型。上述人士说,在钢铁行业,矿产资源类上市公司的股价都远远高于炼钢企业,并且被市场广泛看好。“这也成为*ST钒钛转型集中做矿产的主要动力。”
在鞍钢入主攀钢后,鞍钢也乐于将旗下一直未能登陆资本市场的矿产资源放到*ST钒钛中,并将其打造成鞍钢旗下的资源平台。
- 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谈鞍钢 2011-03-06
- 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谈鞍钢 2011-03-06
- 国资委、辽宁省计划年内推动鞍本合并 2011-03-05
- 国资委、辽宁省拟成立联合小组 计划年内推动鞍本合并 2011-03-05
- *ST钒钛重组落锤 转型“深耕”资源 201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