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公司产业 > IT/家电

商务部组建服务外包研究中心

  
作者:沈建缘
发布日期:2007-04-02

经济观察网讯 本报记者沈建缘 本报记者获悉,一个由商务部授权,国内服务外包企业、研究机构、各地软件园、高新开发区,以及数家在华跨国服务外包企业参与组建的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日前正式成立。 

该中心的组建被认为是商务部“千百十”工程的延续,也是有关部门参照印度服务外包权威机构NASSCOM(全印软件业和服务公司协会)的运作模式,建立“中国NASSCOM”的又一次尝试。业内人士据此分析,一个新的以中国为基础的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即将诞生。 

据了解,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外经贸委、北京博彦科技、大连软件园、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六家单位发起;上海、武汉、成都、西安等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企业共同参与研究工作;IBM、毕博、EDS、埃森哲等跨国服务外包咨询企业也受邀担任该中心顾问,并与商务部签订了合作协议。 

据该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冬介绍:“研究中心的任务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标准,依靠企业和行业研究机构的力量推动商务部‘千百十’工程的落实。” 

“千百十工程”是商务部在2006年8月启动的,目的是推动服务外包成为对外贸易发展方向,内容包括:在“十一五”期间,建设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 

为推动“千百十工程”的落实,商务部计划在年内拨款1亿元,并会同财政部、国开行提供50亿元贷款用于各地软件外包基地和企业的基础建设。到目前为止,“10个基地城市”已经产生——天津、上海、深圳、北京、大连、西安、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济南等11个的软件基地被认定为“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但用于产业扶持的50亿资金贷款的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上述政策将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要缩短与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之间的差距,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进入外包市场并不困难,关键是怎样获得长期业务。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总经理张烈生认为,“国内的服务厂商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流程,但资源调配、方案设计、质量保障、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对国内IT服务企业来说是最难的。” IBM在中国已建立了四个全球服务执行中心。 

为了缩短与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之间的差距,近年来,各产业基地和软件园在软、硬件环境的建设;招商引资和人才培训培训上都下了功夫,频繁组织当地企业到欧美市场招商,但普遍收效甚微。 

对此,Gartner中国区总经理洪刚认为,单打独斗不利于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推广,在宣传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统一品牌和形象方面,印度的经验值得借鉴。“国内的软件基地和企业在宣传和推广上各行其是,没有形成合力,会使国际发包商发生混淆,最终影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形象。” 

有数据显示,中国软件外包2006年规模约10.9亿美元。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2006-2007 财年总收入则超过 478 亿美元。这其中,NASSCOM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NASSCOM的全称是全印软件业和服务公司协会,是由9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组成的行业协会。作为印度IT服务产业的“市场部”,NASSCOM在印度乃至全球服务外包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政策推动和顾问、咨询以及协调作用,保证了印度在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中的领导地位。 

“成立一个类似NASSCOM的行业协会有助于加速产业良性发展。” 原发改委中印合作办公室首席代表、博彦科技高级副总裁曲玲年表示,“中国正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有希望从实践的角度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目前,北京博彦科技、软通动力、西安炎兴、成都国腾等国内外包企业已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的首批成员。据了解,研究中心可能从商务部获得部分资金用于项目研究,运作方式、经费来源和课题研究仍有待确定。信产部、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的原有机构和组织也可能参与其中。 

种种迹象表明,初创期的研究中心几乎游离在核心问题之外,除了服务外包课题研究外,在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关键问题上并没有被赋予具体职能。业内专家担心,“研究中心政府主导的成分较多,和印度NASSCOM由企业出资协会牵头的模式差距很大,不能最大程度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不过记者了解到,一个由商务部牵头组成的“服务外包基地工作委员会”也在筹备当中。委员会挂靠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将组织各地软件基地,通过交流经验,探讨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由于服务外包涉及广泛,需要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专家预计,两个机构最终将合并,成为“中国NASSCOM路线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