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公司产业 > IT/家电

商务部整合服务外包资源 扶持政策年内出台

  
作者:沈建缘
发布日期:2007-04-10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 沈建缘 北京报道 记者获悉,一个类似印度服务外包权威机构NASSCOM(全印软件业和服务公司协会)的机构有望在中国成立。

近年来,对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视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3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

有关人士表示,该研究中心将参照印度模式,建立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形成以中国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并为国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前期市场调研。

这个由商务部授权,国内服务外包企业、研究机构、各地软件园、高新开发区,以及数家在华跨国服务外包企业共同参与的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将有望整合各部委涉及服务外包产业的资源优势,第一次定义“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清晰概念,对“无组织”的服务外包产业进行规划。像印度NASSCOM那样,成为政府企业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为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据悉,商务部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将在年内出台。

中国NASSCOM略具雏形 

服务外包市场的巨大诱惑不仅来自邻国印度的成功先例,更来自这个市场仍蕴藏着的巨大“宝藏”。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将达到1.2万亿美元。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大约70%的企业尚未向低成本国家外包任何商务流程。

面对服务外包市场,商务部2006年8月启动了“千百十”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不少于 1 亿元资金 ,建立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实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

商务部不断加快“千百十工程”进程,仅半年时间,大连、武汉等11个城市“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认定工作完成;还将会同财政部、国开行提供50亿元贷款用于各地软件外包基地和企业的基础建设,但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商务部等国家部委推动服务外包的决心很大,但缺乏理论的研究来做后盾。”有关专家认为,“要缩短与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之间的差距,必须制定长期规划,有关的优惠扶持政策,也需要有强大的研究机构提供理论支持。”据悉,商务部外资司有关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的酝酿,遇到了一些障碍,有些试点园区尚未形成产业规模,根本不能说清什么样的政策对园区内的企业有实际帮助。商务部同财政部、国开行用于各地软件外包基地和企业的基础建设的50亿元贷款,因为没有解决“外包企业如何提供担保”的问题,具体方案尚未出台。

另外,“缺乏整体形象一度是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最大困难。”Gartner集团副总裁,负责中国、印度、韩国战略研究的Jamie Popki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相比印度由唯一的机构Nasscom(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进行服务外包的宣传和推广,中国各个城市各行其是、单打独斗、彼此竞争的现象需要改变。”要改变上述问题,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服务外包机构就成了当务之急。

事实上,早在2006年8月,商务部就请全国各地的企业以及海外机构和政府部门的40多名专家组成“顾问团”,商讨“中国NASSCOM”的筹备工作。2006年10月,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会会同信产部有关部门,参照NASSCOM模式,带领数十家中国企业第一次组团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服务外包行业顶级峰会,Gartner外包年会。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第一次聚集到“服务中国”的品牌之下,与国际发包商近距离接触。Gartner中国区总经理洪刚表示:“这是一个好的迹象,中国政府的不同部门为了产业发展,正在达成共识,至少表明了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对形成产业合力的重要价值。”

作为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的发起人之一,北京博彦科技高级副总裁曲玲年在担任发改委中印合作办公室首席谈判代表期间,先后与印度NASSCOM、TCS 、Infosys、Wipro、Satyam和ESC 等多家大型外包企业进行了长时间沟通。对印度IT服务外包产业有了深入了解。他认为,之所以要参考印度NASSCOM的模式,是因为NASSCOMD 成功之处在于,他清晰把握了服务外包产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帮助印度政府制定有利于服务外包发展的产业政策,其次,定义印度服务外包的优势,帮助印度企业到海外进行宣传推广。

NASSCOM的全称是全印软件业和服务公司协会,作为印度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NASSCOM在印度服务外包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由9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组成的民间机构,该协会每年发布《印度IT服务外包产业年报》,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将全球几乎所有跨国公司发包商的CEO们聚焦到一起,介绍印度的人力资源优势,推荐印度的服务外包企业,被称为印度软件外包企业的“市场部”。

NASSCOM也是印度服务外包企业的代言人,当企业希望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扩大业务,NASSCOM就会派出研究员到当地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状况,为印度企业进入该市场“打前站”。

而新组建的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也将依靠企业和行业研究机构的力量,从研究适合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入手,开始承担NASSCOM的部分职能。

据了解,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外经贸委、北京博彦科技、大连软件园、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六家单位发起。上海、武汉、成都、西安等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企业共同参与研究工作;IBM、毕博、EDS、埃森哲等跨国服务外包咨询企业也受邀担任该中心顾问,并与商务部签订了合作协议。

资源整合

有数据显示,中国软件外包2006年规模约10.9亿美元,与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2006-2007 财年总收入超过 478 亿美元相比,差距巨大。要想超越印度,必须进入更广大的欧美市场。

IBM在中国已建立了四个全球服务执行中心。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总经理张烈生认为,“国内的服务厂商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流程,但国内IT服务企业在资源调配、保障质量、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研究中心的价值也在于帮助企业提升核心能力。曾在欧美开发新业务的大连华信技术总监张利民认为,“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壮大,单依靠企业自身努力目前还很难实现,政府的长期规划和行业机构的有利推广是关键。”

张利民的观点,代表了多数国内软件外包企业的心声。为了缩短与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之间的差距,近年来,各产业基地和软件园在软、硬件环境的建设;招商引资和人才培训培训上都下了功夫,频繁组织当地企业到欧美市场招商,但普遍收效甚微。

对此,参与商务部“中国NASSCOM路线图”起草工作的博彦科技高级副总裁曲玲年表示,“成立一个类似NASSCOM的行业协会有助于加速产业良性发展。” 目前,北京博彦科技、软通动力、西安炎兴、成都国腾等在国内外包市场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已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的首批成员研究中心将从商务部获得部分资金用于项目研究,研究中心的运作方式、企业经费和课题研究将确定。信产部、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的原有机构和组织也可能参与其中。

虽然和和印度NASSCOM由企业出资协会牵头的运作模式仍有差距,但种种迹象表明,初创期的研究中心除了服务外包课题研究外,在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关键问题将提供理论支持。此外,一个由商务部牵头组成的“服务外包基地工作委员会”也在筹备当中。委员会挂靠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将组织各地软件基地,通过交流经验,探讨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与研究中心互为补充。 

商务部外资司有关人士表示,“两个机构并不重合,中国的资源是各种各样的,要完成NASSCOM的工作不能一蹰而就,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将把有效资源都整合到一起。”成为“中国NASSCOM路线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计划,9月8日,中国初创的中国服务外包中心将正式推出中国服务外包的第一份产业报告“中国服务外包白皮书”。 在此之前,商务部会有关鼓励服务外包产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将在服务外包中心的调研基础上于年内出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