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率先降价引发“后重组”猜想
5月27日,北京联通宣布,为G网手机用户推出优惠的GPRS流量套餐。这是联通自去年向世界风GSM用户推出GPRS流量套餐后,又一次向GSM预付费用户实施优惠,套餐将大大降低联通用户的手机上网通信费用。此举似乎让期待已久的广大用户看到了重组带来的实惠,联通也因此成为重组后“自贬”资费的第一个“搅局”者。
业内人士认为,联通“搅局”的醉翁之意在于向G网用户示好,因为重组后联通将出售CDMA网络,而仅仅保留GSM网络自主运营。“这只是联通对外战略的第一步,重组对联通而言仍是多事之秋。”北京联通一名内部人士告诉《投资者报》。
自电信重组传闻开始的那天起,关于重组是否能真正形成市场竞争并给消费者带来资费优惠的争论就不曾止息。但多数专家普遍认为,在“三国鼎立”的新电信格局里,消费者短期内不会获益。
不少人将近几年的电信资费大幅下降归功于前几年电信行业内的“搅局”,中国移动资费的不断调整,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电信小灵通的“搅局”;而由于移动资费的一降再降,又使得固定电话不得不降低话费以求生存。“电信重组后,新的三大电信集团同时拥有移动和固话业务,不大可能自家人打自家人,没人搅局,电信企业主动降低资费标准就不太可能。”电信重组消息公布的当天,一名用户向记者感叹。
然而,联通这次率先行动,成为重组后第一个市场“搅局”者。这让这位用户略感惊喜。
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电信资费降价幅度为62%,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电信资费依然偏高,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用于电话消费的金额不到收入的5%,国内这一比例为8%至10%。
尽管近年来消费者不停呼吁取消漫游费并实现单向收费,但至今仍未实现。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投资者报》,取消漫游费将加剧移动取代固话,致使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境外上市公司因用户骤减而市值缩水,并将强化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使市场格局更加失衡。
上述人士告诉《投资者报》,此次重组的最终目标是希望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优惠,而又不致出现过大的“贫富分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组至少提供了两方面的利好。一是运营商的全业务化,重组后三大电信运营商既有移动业务,又有固话业务,从而增加了内部的调节和平衡机制,固话用户减少的损失可通过手机用户的增长来弥补,从而,使得有关部门不必再担心固话运营商因为单向收费或漫游费的取消,而在经营方面陷入绝境。
另一方面,固话运营商在获得移动牌照后,可以组合和延伸更多新业务,而且固网可以通过与移动的联姻,借助已有的宽带优势,加速视频通话等业务的推广和普及,从而,赋予传统固话以全新的内涵。
“这表明,固话运营商将从困境中走出来,也不会再一味反对取消漫游费与实行手机单向收费,这对电信资费的整体下降都是有利的。”该人士说。
- 中国电信或率先回归A股 | 2008-06-02
- 中邮双雄或成联通重组大赢家 | 2008-05-30
- 汤臣一品由售转租 12万租金拒降价 | 2008-05-26
- 三部委发布电信重组公告 重组后发3G牌照 | 2008-05-24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震不会引发全国粮价上涨 | 200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