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公司产业 > IT/家电

三洋“激进式”撤伙真相:不堪家电连锁潜规则(2)

  
作者:杨阳
发布日期:2008-07-30
 1  |  2 

若苏宁在市内自己去厂家提货,厂家要按照每个车位 (1P、1.5P为一个车位,2P为2个车位,3P为3个车位、5P为5个车位)3元给苏宁补贴,每月结算一次。如果是苏宁在省际系统内运输厂家货物,那么厂家则需要按每个车位8元给苏宁补贴。

国美、苏宁还尽量将门店的一切资源商业化——他们大多将店面的位置卖给企业做广告,甚至连楼梯台阶的侧立面上、厕所的门上都贴满了厂家的宣传促销信息。“贴一张纸都是要钱的。”某家电厂家销售经理说。他们还需要为派驻门店的促销员缴纳服装费每人500元,管理押金每人500元,杂费每人每月10元。

从上述《销售政策合同》看,苏宁还有一项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原则上每月三天)安排厂家的促销员接受苏宁的销售流程、服务标准、行为规范、促销技能等业务培训与考核,厂家促销员必须参加,并向苏宁缴纳培训费每人每季度150元,由厂家每季度初预交,如果中途更换促销员,那么离职的促销员培训费不予退还,新店促销员仍需足额缴纳。

致命的“账后负毛利”

在家电厂家眼里,那些费用还是可以预期、可以控制的,更可怕的是弹性的“账后负毛利”。一位家电厂商的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公司50%的亏损都来自这一块。

账后负毛利是指,如果国美、苏宁等卖场发现某厂家的同一产品在市场上出现更低价格,他就自行降价销售,差价部分由厂家自掏腰包给国美补齐。例如,卖场里一台冰箱售价是1980元,其他的地方卖1800元,卖场就会自己按1800元把这款冰箱卖了,少卖的180元由厂家补给国美。

“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非常普遍,甚至互相串货。”一家家电企业的销售经理埋怨到。他举例说,假如一个渠道商A拿到一批低价产品,又得知外地经销商B拿到的批发价格高一点,A就会直接把产品以低价卖给B,再从B处拿回扣,差价损失则由厂家弥补。

“这个成本是不可控的,你根本不知道它会造成多少钱的亏损。”该销售经理说。

现在很多家电厂商也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应对,一些大品牌厂商采用给产品加编码的方式追踪,一旦发现产品出现在其他不该出现的销售区域就不给保修。“这一招对国美苏宁可能有一点用,但对地方经销商就不起作用。家电厂家不给保修,经销商就自己保修。”该经理无奈地说,现在的串货愈演愈烈,全国都有一批串货大军。

另外大卖场之间的价格战,家电企业也成为最终的牺牲品。例如一个产品正常的价格是4999元,一家降到4499元,其他渠道商都会纷纷跟进。

企业困境

奥维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文剑屏告诉本报,2005年前后CRT纯平电视的利润能够达到10%左右,但去年大品牌财报中显示的平板电视利润也就0.9%到1.3%。文剑屏认为,这样的情景还会持续一两年,但一些二三线彩电品牌已经开始面临困境。

索尼、三星等日韩品牌实力较强,销售量大,在与国美谈判时就有一定议价能力。国美内部员工透露,这些强势彩电品牌的扣点是12%,远远低于三洋的17%——三洋电视既没有其他产品线 (市场上也有三洋品牌的空调,但与电视业务并非同一公司运作)又难有大销量,因此有些扛不住。

广东一家空调企业总经理表示:“现在的彩电销售离开了连锁卖场就没法活,因为液晶、等离子等平板电视的市场全集中在一二级城市,这里几乎就是国美、苏宁的天下,彩电厂家别无选择,必须和他们合作——三洋的撤柜,意味着该品牌被迫放弃了一二级城市的高端市场。”

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给这些家电企业更大压力;另一方面,国美、苏宁等连锁渠道商自身的经营压力也在进一步加大,单店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如果它们再将这些利润压力继续专家到家电厂商身上,矛盾可能更进一步加大。现在已有格力自建空调销售渠道,又有三洋彩电撤出国美、苏宁,对他们双方来说未来都难以预料。

(本报记者严凯、实习生王晓丽、周伟伟对本文亦有贡献)

 1  |  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