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这些温情的画面也昭示着二者当时关系的“蜜月期”。但随着二者合作的深入,黄光裕与陈晓的关系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知情者透露的一个细节是,黄光裕曾私下对人念叨过“陈晓有野心”。
“当时国美里面的体系都是黄光裕时代的老格局,尽管黄光裕对陈晓有所疑虑,但同时也寄以厚望,世事难料,黄光裕出事后,形势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知情人士称。
黄光裕事发后,陈晓被委任为董事局主席,临时主持大局,但黄光裕与陈晓想法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二者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而随着贝恩资本的进入,黄光裕与陈晓那种仍然非常微妙的关系被彻底打破。
贝恩资本的角色
从贝恩资本最初进入开始,业界就有传言称贝恩资本幕后还有真正的“老板”,但这样的说法未能得到贝恩资本及国美方面的证实。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贝恩资本等到了陈晓方面的极力支持。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陈晓与主导入主国美的贝恩亚洲董事总经理竺稼早有渊源。当年,陈晓为永乐引入战略投资者摩根士丹利时,竺稼就是最核心的人,其当时曾担任着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后来才转投贝恩资本。
同陈晓积极引入贝恩资本态度截然相反的是,黄光裕则一直极力反对引入贝恩资本,但其最终未能阻止贝恩资本进入。2009年6月,贝恩资本以15.9亿元购买处于资金困境中的国美电器七年期可转债,但这个方案同时也为贝恩资本获得稳定的回报上足了保险。
“按照当时的协议,贝恩资本持有的是可转债,如果情况不明朗,贝恩能够获得稳定的债券利息,本金也不会有风险;而一旦有机会,贝恩资本就可以将其转换成16.28亿股份,进退非常自如。”上述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陈晓为了引进贝恩资本给予了对方非常优厚的条件。
贝恩资本的进入无疑为陈晓此后的种种决定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引入贝恩资本后,陈晓则迅速推出了大规模股权激励,去年7月,国美电器宣布把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的股权授予105名高管激励方案总金额近7.3亿港元,这不仅创下中国家电业记录,激励范围也至为广泛,覆盖了副总监以上级别。
通过这个庞大的激励方案,不仅起到了稳定核心管理层的作用,另一方面,陈晓也巧妙地将公司整体利益与黄光裕旧部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上述人士称,黄光裕当时对陈晓的做法很不满,黄认为,尽管表面上是为了稳定公司核心团队,但“在老板最危难的时候员工却在一边分配利益”是不合适的。而在另一些人眼里,黄光裕的出格行为为国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稳定内部军心确系当时之急。
一位PE界人士称,贝恩资本的进入很有可能只是过渡,如果黄光裕方面未能获得控制权,一个惯用的做法有望被采纳,即贝恩资本或将协助国美管理层实现MBO。但这样的猜测未能获得贝恩资本方面的回应。
1 | 2 |
- 大股东"倒陈" 2010-08-12
- 国美大股东:希望罢免陈晓,重组董事局 2010-08-11
- 香港法院致黄光裕涉七项索赔传票曝光 2010-08-10
- 国美内斗升级 内部会议陈晓逼高管“站队” 2010-08-09
- 国美董事会致员工一封信 2010-08-09